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名單,繼2014年底公布在江蘇、安徽兩省和寧波等62個城市(鎮)開展第一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基礎上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多個城鎮將重點試點農民工市民化。據了解,此次試點內容更具有指向性,包括按照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適當傾斜、根據京津冀協調發展要求適當向京津冀地區傾斜、在長江經濟帶地區選擇若干具備條件的開發區進行城市功能區轉型試點,并同時將14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列為城鎮化試點。(11月30日《經濟參考報》)
城市(鎮)化,一般是指城市數量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在一定時期內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城鎮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城市化進程是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時代后出現的。社會經濟發展導致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漸下降、非農業活動的比重逐步上升,與此相適應,鄉村人口比重逐漸降低,城鎮人口比重穩步上升。
城鎮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階段,城鎮化速度與城鎮化質量則存在著明顯差異。自1996年以來,我國城鎮化進入加速階段,每年新增城鎮人口約2000萬人,年均城鎮化水平提高近1.5個百分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加快推動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化水平。我國繼2014年底第一批62個城鎮開展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后,此次第二批計劃新增59個城鎮,繼續擴容,開展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伴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大量農民進入城市(城鎮)成為市民,農民工在進城務工過程中也逐漸融入當地城市,過著與城鎮居民一樣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農民工市民化。筆者認為,農民工市民化是城鎮化進程必然出現的正?,F象,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表現。農民(工)市民化意味著農民土地的喪失,離開土地,離開農業,他們或轉為城市工商業者,或成為城市(鎮)居民,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經營,發揮規模效益,發展現代農業,從粗放式向集約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同時有利于刺激消費需求,推動國家工業、商業、服務業等的更快發展,促進國家經濟更加繁榮活躍。此外,農民工市民化,也有利于他們融入城市生活中,改進生活方式與習慣,提高生活質量與水平,提高現代文明程度。
可見,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道路所必需的。我們應該以實際行動,積極推動城鎮化進程,熱情歡迎農民市民化,自覺融入城市生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