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制造業讓東莞市有了“世界工廠”的稱號。但近一年來,“熄火”、“衰落”和“危機”成為外界加在東莞身上的標簽。當地加工制造業很多工廠訂單流失,不得不關停或將生產線轉移。當地流傳的說法是,近一年以來,至少有4000家企業關門。以電子行業為首的生產制造業企業成批量倒閉,媒體稱之為新一輪“工廠倒閉潮”。面對現實的困境,東莞官方開始大力度推進“機器換人”、“騰籠換鳥”運動。(11月25日《新京報》)
曾經輝煌的東莞,如今正面臨著麻煩。制造產業普遍呈現的衰敗跡象,越來越成為無法回避的問題。對此,無論是稱作“工廠倒閉潮”,還是表述為“轉型陣痛”,其事實本質總歸是確定的。那就是,以下游代工和低端制造為產業基礎,以低廉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為核心競爭力的“舊東莞模式”,時至今日已經難以為繼。就這樣,一度被視作經濟奇跡的東莞樣本,也終于掙扎著開始尋找“另一條出路”!
現階段的“東莞困境”,大致可以分解成幾個部分。首先,經濟下行、需求疲軟導致“訂單銳減”,而當地高度同質化、過剩化的產業結構,又放大了這種災難性的后果;其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以及國內的產能轉移,東莞賴以為生的區位優勢發生動搖。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毫不費力就可取代東莞地位、復制東莞經驗……現實語境內,資本持續流出,勞動力卻不再流入,東莞由此陷入了尷尬的泥潭。
現狀不盡如人意,當地官方卻并不認為這就是“危機”,而更愿意將之描述成優勝劣汰、產業升級。且,客觀來說,這套說辭絕非只是自我安慰。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當地銀行業早已有意識地、選擇性地收緊了企業貸款,從而加速了某些低端制造工廠的關門——顯而易見,這是當地主動“轉方式調結構”的結果。市場的無形之手,加之官方的順勢引導,其實是東莞此輪“倒閉潮”的兩大推動力。
也許應該承認,東莞正遭遇著危機。但是,危機也是契機。面對周期性的機遇,東莞沒有采取“強激勵”手段逆勢而為,而是適時推進“機器換人”、“騰籠換鳥”等舉措。可以說,這既是生產工具、生產方式的變革,也是區域產業定位的根本性調整……在這一思路中,培育、引進創新性、先進型的現代企業,被看作是救命稻草。可以預見,為了實現此一目標,東莞顯然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吸引“先進企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事實上關系到社會結構的系統優化。完善的產學研基礎,低成本、暢通的融資渠道,對知識產權的有力保護,以及更簡單的政商相處模式,更完整的契約精神與司法兜底系統,這一切都是“先進企業”成長的必要元素。就此而言,我們或許有理由期待,在新形勢下率先出發、積極求變的東莞,能夠再一次走上正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