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環保部公開了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上所作的《高舉生態文明旗幟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報告。
陳吉寧說:“ 十二五時期,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把黨中央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轉化成生態環境保護的路線圖和施工圖。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堅決向污染宣戰,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大幅下降,并已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74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幅達到11.1%,同時,在污水處理能力建設、黃標車淘汰等方面也得到了較快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在項目環評方面,陳吉寧介紹,“十二五”以來,國家層面對151個不符合條件的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審批,總投資達7600多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環保部在環評上面的把關明顯趨嚴,雖然在不斷下放環評審批權,但是環保部層面不予審批的項目環評文件明顯增多。
13地政府負責人被約談
陳吉寧從五個方面總結了“十二五”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效,包括:全力推進污染治理,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堅持預防為主、守住底線,推動轉方式調結構;完善政策法規體系,依靠制度和法治加強環境保護等。
數據顯示,劣Ⅴ類斷面比例大幅減少,由2001年的44%降到2014年的9.0%,降幅達80%。2014年,全國五種重點重金屬污染物(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排放總量比2007年下降五分之一。2014年,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11.1%。“隨著污染治理進程的加快推進,我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也在深化。”陳吉寧介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共贏,二是轉變政績觀、切實落實地方政府環境責任。
同時,在環境法律的實施方面,環保部把今年確定為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年,以偷排、偷放等惡意違法排污行為和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為重點,依法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據了解,今年1~8月,全國范圍內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共405件,罰款數額近3.3億元;實施查封、扣押案件共2400件;實施限產、停產案件共1524件。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全國共檢查企業100余萬家次,責令停產近2.3萬家,關停取締1.5萬余家,罰款3.5萬余家。先后約談13個城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推動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
上半年拒批逾千億項目
“污染預防是環保工作的重要內容,要打好四個方面的組合拳,即戰略和規劃環評、項目環評、標準引導和產業結構調整。”陳吉寧說。
陳吉寧強調,在嚴格項目環評方面,“十二五”以來,國家層面對151個不符合條件的項目環評文件不予審批,總投資達7600多億元,涉及交通運輸、電力、鋼鐵有色、煤炭、化工石化等行業。
從環保部公開的信息來看,環保部在項目環評審批上的把關越來越嚴格,頻繁對一些不符合條件的項目“亮劍”。
今年8月,環保部介紹,上半年,環保部共批復建設項目環評文件92項,涉及總投資7028.17億元。對不符合審批條件的17個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1094.28億元。同時,下半年,環保部將召開“三大區域”戰略環評啟動會,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項目,及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簡單梳理“十二五”以來環保部“說不”的項目,其中不乏一些大企業、大項目。
2012年底,因為未批先建,對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鐵前設備改造項目給出“擬不予批復”意見,該項目的總投資達30.5億元。2014年12月,環保部對5項環評報告作出不予審批的決定,其中包括鞍鋼集團鞍千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采區二期擴建工程和貴州開陽化工有限公司磷煤化工基地年產50萬噸合成氨變更工程。
在今年3月,包括欽州熱電廠一期工程、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寧武2 35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新建項目等4個項目被拒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