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環保部通報今年上半年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數據。在今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榜單上,備受關注的京津成為大氣主要污染物削減最為明顯的地區,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7.45%和9.24%,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下降10.73%和15.72%。
京津成為大氣主要污染物削減最為明顯的地區,并不讓人意外。兩個月前,北京市環境保護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空氣質量改善趨勢明顯,“同期,北京共發生空氣重污染16天,同比減少9天”。另據報道,2014年,北京市的PM2.5濃度比2012年下降10.2%。于此而言,環保部的通報稱得上“遲來”的認同。
在最近連續半個月一級天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情境中,環保部這一通報至少表明了兩個基本事實。其一,削減大氣主要污染物,北京一直在行動,且力度不小,并非只是做做樣子。其二,常態化治污正在彰顯效果,意味著即便沒有APEC會議、沒有田徑世錦賽,北京空氣質量向好同樣可期。
與居民的直接體驗不同,環保部發布的數據,枯燥,但充滿權威,且體現了精準與科學。而數據不僅可以用來展現治污成果,更可以用來呈現污染物的構成,為精細治污創造條件。
而治理越是精細,效果就會越明顯。
那么怎么做呢?一般來說,改善空氣質量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把準脈,明確污染源,明確各種污染源對污染的貢獻率;第二步,開出藥方;第三步,對癥下藥。
一說到空氣污染,人們自然會想到汽車尾氣。有兩種觀點頗為對立,一種認為空氣質量與汽車尾氣無甚關系,起碼關系不大。另一種則認為,北京二產少,機動車排放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機動車的“貢獻率”在10%—50%,甚至20%—30%。
到底聽誰的?與其打嘴仗,不如讓數據說話。比如就汽車而言,北京有多少輛汽車?每年消耗多少噸汽油和柴油?油品燃燒后造成了多少污染?這些問題并不難厘清。弄清了這些問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公共政策。再把這些政策及其依據公之于眾,民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得到了保證,相關治污治堵舉措自然會得到更多支持。
從1998年起,北京已連續采取200多項措施治理大氣污染。治污沒有窮期,空氣改善沒有終點,正因為如此,更需要將決心變為行動,讓措施發揮效果。
霧霾天越來越少,藍天越來越多,是每個人期待的未來。而精準發力,不偏方向,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