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郡所”公布的“百強縣”名單風靡網絡,各上榜縣將這一榜單作為政績廣泛宣傳。國家統計局早在2007年就取消了“全國百強縣評比”,發布榜單的“中郡所”究竟是怎樣一個機構?排名是否靠譜?(2015年8月28日《新快報》)
很是意外,百強縣評比不是官方所為,更讓百姓想不到的是,這百強縣發布的機構居然還存在著污點,對于百強縣所發布的信息還存在著弄虛作假行為,居然曾出現過有三個國家級貧困縣入圍的現象。既然是這樣,對于百強縣的評比,其數據一出來,相關媒體跟風報道,又是為何呢?難道百強縣評比真得很重要嗎?百強縣評比到底又能給地方政府帶來什么呢?
百強縣如果說重要,只能是通過這項工作能夠讓百姓了解到在經濟發展中,哪一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哪一個地區百姓生活比較富裕,同時從側面也看到了哪一個地區的政府部門的領導干部謀事干事了。讓百姓能夠了解到部分地區政府領導干部的政績。相對于地方政府的領導干部來講,雖說沒有什么獎勵,但這是一種榮譽,這項工作與任何評比來講都會讓領導干部自豪,這是對領導干部政績的一種褒獎。也許百強縣的評比意義就在這里。媒體對于這一項工作跟風報道,更主要的是有媒體幫助地方領導有炫耀政績之嫌,或者是通過對這一事件的報道,督促地方領導能夠有所作為,學先進、趕先進、做先進,因此媒體對于百強縣評比也相當關注的。
既然百姓、地方政府和媒體都對百強縣評比工作比較重視,為什么政府部門對百強縣評比不由官方來做呢?通過相關新聞報道,百姓了解到,百強縣的評比原來也由統計局來承擔責任,可是評比的結果呢?總是讓外界百姓質疑其評比的結果真實性,尤其是百強縣評比涉及到的指標應該很多,因此對于這項工作,國家統計局最終將評比工作取消了。國家統計局既然取消了評比,為什么相關的民企又來做這項工作,況且這個民企還存在著嚴重違規行為,連年度報告都沒有上報,居然來承擔此重責,到底有何目的?讓百姓想來應該有兩個目的:一是迎合某些地方領導干部炫耀政績的心里,既然是官方不做了,自己做了,對于地方領導來講肯定支持,并且相關媒體也相當關心,承擔了這項工作肯定是名利雙收,尤其對于地方來講,更有一種黃袍加身的感覺,因此就主動承擔了這項工作。二是為自身賺取名利。既然是民企,在評比工作中肯定存在著漏洞,如錢錢交易行為,即使在相關新聞中其企業相關領導人一再否認,沒有權錢交易行為,可是評比后的結果,其百強縣的榜單里多了很多國家級或者是地方級貧困縣,尤其是地方百強縣評比工作中,這更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這不得不讓百姓質疑相關企業在評比工作中存在著潛規則。有利了,這名更不用說了,承擔此評比重責,讓全中國百姓都知道了企業,于是在這項工作中,無形之中為企業做了一則廣告,企業又獲得了意外的利益。有名有利在,企業怎么不會愿意做這事呢?
百強縣評比既然存在著黑幕,就應該叫停,況且百強縣評比不僅僅只涉及到經濟指標,更應該涉及到環境指標、精神文明發展程度等,如此多的因素存在,百強縣評比不評也罷。再者就是百強縣評比的確讓地方政府有炫耀政績之嫌,會讓地方政府領導干部驕傲,有不謀進取之嫌,這更是時代發展的大敵,如果在這一項工作中,地方政府領導干部沒有平靜的心態來看待,這百強縣評比負面效應多多,評比不應該再進行下去了。
如果說百強縣評比真正有意義的話,對于地方政府來講不是炫耀自己更應該在經濟發展等方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領導干部來講更要知恥而進,尤其是那些通過旁門佐道獲得光鮮頭銜的,政府更應該對其百強的身份進行核查,如果通過自身謀進獲得了成功,應該好好地獎勵,如果名不副實,更要對其追究責任,同時對評比單位所存在的黑幕進行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