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目的多種多樣,方法各有千秋,但對于工作繁瑣龐雜的基層領導干部來說,不帶著問題去讀書,很容易陷入淺嘗輒止、一知半解的“淺閱讀”。因此,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圍繞具體的現實問題,集中一段時間和一個主題,心無旁騖地密集閱讀,搞清楚相關理論的來龍去脈,以及與現實的關聯,真正做到開卷有益。
黨的十八大后,“新型城鎮化”成為熱詞。為了把相關問題弄清楚,我開始了大量的主題閱讀,試圖在閱讀思考中建構起“美麗與富裕同行”的鄉村圖景。在眾多書目中,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經典,里面有鄉愁的“根”與“魂”。費孝通先生從社會學視角的禮儀規范和社會變遷等維度,宏觀探討了中國社會結構;70年后,周其仁的《城鄉中國》則從經濟學和城鄉關系的視角,呼應了《鄉土中國》。這些著作提示我們,不同制度的國家對鄉村有著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對中國來說,只有兩個地方、兩種生活方式,那就是城市和農村。
新型城鎮化,離不開對國外有益經驗的借鑒。與費孝通先生社會生息繁衍觀點異曲同工的一本著作,是雅各布斯的《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作者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判斷大城市的“生死線”,給我帶來了直接而深層的現實觸動。這本書不是用數據理論,而是用人文關懷展示城市生命和精神氣質。作者用眼睛與心靈直達人心,以常人的眼光心平氣和地討論:什么樣的街道是安全的?為什么城市花園讓人賞心悅目?為什么城市中心會遷移?有些問題也是我們所遭遇的,讀來頗有啟發。
由此我開始思考,如何消除我們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和矛盾。比如,在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里,拓寬住房保障渠道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然而,由于保障性住房與公共租賃住房成片規劃,使居住區域和產業區域相脫離,形成了“產城矛盾”,進而使過去的“城中村”可能翻版為“村中城”。這是與新型城鎮化初衷背道而馳的。此外,一些中小城市的超前發展,也暴露出城市空間區塊的不當分割,不僅破壞了城市整體功能,也對城市應急與救災帶來極大的隱患。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詩意的預言是新型城鎮化蓬勃的生機活力所在。對中國而言,城與鄉的關系應該是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相互依偎。城市不是虛構品,而應該注入善良、高尚、純潔的特性。今天,產業問題仍然是支撐城鎮發展的核心,“鄉土產業”應該作為小城鎮的“立城”產業,而這一產業必須尋得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和生態屬性,從而擁有鮮明的特色,成為老百姓世代維系生計的產業。在“空城”與“堵城”飽受世人詬病時,人們已充分意識到“產城相融”的積極意義。
新型城鎮化是當代中國對鄉村世界的“救贖”,這絕不是簡單的“進城”與“上樓”,而是對中國鄉村世界的重塑與再造。讓中國農民成為“有文化、會經營、懂技術”的新型農民,實現廣袤鄉村的美麗圖景,是新型城鎮化得以實現的核心和要義,也值得我們通過閱讀,傾聽智者的深度叩問和歷史余音。
(作者為中共四川綿陽市委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