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等聯合主辦的“創世紀——中國房產西湖峰會”上,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未來十年房地產是支柱產業,中國還需要住房,樓市還有20年的黃金期,房價還要上漲而且會持續上漲。
我不知道,這是一次給開發商打氣的會呢,還是一次分析房地產市場走勢的研討會,抑或是一次專家、學者與開發商的互動,因為,更多跡象表明,專家、學者們似乎都十分看好未來的房地產市場,看好房價的繼續上漲,甚至希望房地產市場再像前些年一樣在泡沫中前行,在價格的快速上漲中為GDP作貢獻。
在穩定經濟增長、遏制經濟下行的關鍵時刻,確實需要房地產發揮更多作用,需要房地產市場的消費拉動整個消費的進程。但前提是,不要過度依賴房地產,過度依靠房地產的拉動作用,尤其不能依靠房價的快速上漲來啟動居民的購房需求。
如果不是前些年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以及房價過快上漲留下了許多市場泡沫,使得居民的收入增長與房價上漲形成倒掛,中國經濟的結構也不會出現嚴重失衡,鋼鐵、水泥等行業也不會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尤其是地方政府,也不會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正是因為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才使得原本應當扮演經濟發展主角的實體經濟,逐步被投資者和資本所拋棄,被慢慢邊緣化。
眼下,中國經濟在采取了一系列的穩增長措施以后,似乎效果并不明顯,經濟也仍處于下行通道。因此,具有強烈房地產情結者,終于又有了發聲的機會,也有了重拾房地產“支柱產業”地位的理由。特別對地方政府來說,在新一屆政府沒有走過去發展的老路,沒有給房地產至高無上地位,也沒有在政策上為地方通過房地產創造政績留下空間的情況下,一直盼望著能夠重新回到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的老路上去,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經濟增長的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稍有不慎,就會使房地產市場再次回到以房價上漲為核心的老路上去,而剛剛有點引起投資者關注的實體經濟,則繼續被邊緣化。
而從眼前房地產市場的情況來看,由于住房信貸政策門檻的持續降低,特別是去年“9·30”政策和今年“3·30”政策的出臺,已經帶來了成交量的階段性回升。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4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4.8%,降幅比1-3月份收窄4.4個百分點。銷售額同比下降3.1%,降幅收窄6.2個百分點。銷售額降幅小于銷售面積降幅,這意味著與去年同期相比,房價整體處在回升態勢。雖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剛性需求被激活的原因,但是,這其中到底存在多少非更改需求、非剛性需求,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日前媒體報道的某投資者在股市賺到了錢后,一下子到北京買了30套房的消息,就很值得關注。也就是說,一些炒房者又開始要有所動作了。而這樣的炒作,不僅會帶來房價的上漲,也會引發購房者的心理緊張,從而配合炒房者的行為。
在經濟需要的時候,適當刺激一下房地產市場,并不為過。前提是,一定要拿捏好力度、把握好分寸,切不要過度放任,否則后果嚴重。中國經濟要轉型,房地產決不能再成為支柱產業,至少,不能削弱實體經濟的發展空間,不能占有實體經濟資源。如果開發商能夠到國外去開辟市場,去賺外國人的錢,當然是可以的,但也不能損害中國人的形象,不能以炒作和抬價為目的。
中國經濟要健康、有序發展,還是要依靠經濟結構的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核心競爭力的增強。房地產等“一次性”交易行業,只能配合實體經濟發展,依據實體經濟發展的目標,制定適合實體經濟發展要求的規劃,而不是搶占實體經濟的地盤,搶占實體經濟的資源。當然,對實體企業來說,也要轉變觀念、創新思維,不要被房地產等虛擬經濟牽著鼻子走,而要扮演經濟發展主角,引領中國經濟發展。只有這樣,中國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或許還有相當一段時間的黃金期,但黃金的純度一定要改變,切不可再像前些年那樣雜質很重、泡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