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因為國家統計局在其發布的“農民工監測報告”中突然停止公布50歲以上“高齡農民工”的數量,導致輿論大嘩。對此,當時媒體引用相關工作人員的說法給出的解釋是:“統計方法為抽樣調查,與真實情況有誤差”。繼而,國家統計局又否定了以上說法,并專門作出解釋:“是由于農民工基本情況年度間變化很小,年齡結構信息由每年發布改為隔年發布。”
以上兩種說法顯然都有毛病:“抽樣調查有誤差”,不啻是對統計工作的自我否定,因為國家統計局每年的“公報”中,至少與“人民生活”相關的數據都是抽樣調查得來的。“農民工情況年度變化小”顯然也不是事實。在2009-2012年,50歲以上農民工的數量以平均12.32%的速度,從2803萬人增長到3969萬人。據媒體最近披露的數據:2014年,相應的數據已達4600萬,與2008年相比,6年中增長1.64倍。如果這還“變化小”,那多大的增幅才叫“大”呢?
在一些會議上,曾聽“專家”說過歐美航空公司的“空嫂”乃至“空大媽”,或者是香港70歲的“的大爺”開出租車,并對此嘖嘖稱贊。與此一脈相承,近來也有“專家”出面,試圖把高齡農民工納入“經濟新常態”。50歲,確實還在勞動年齡階段;如果延遲退休,那么到65歲以前都還在勞動年齡階段。問題在于,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動者生理機能的衰退,尤其是體力的衰退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據媒體報道,多數高齡農民工干的恰恰是重體力活,最常見的是在建筑工地上搬磚扛水泥。這份工作因其勞動強度大,坊間稱之為“壯工”;而又因工資微薄,被叫做“小工”。就此而言,與被“專家”贊揚的“空大媽”、“的大爺”相比,似乎又有了本質的差異。
如果不是僅以抽象的經濟數據來看待上述高齡農民工的境遇,而更多一點把他們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譬如說是你的同輩或者是父輩,你就不覺得在國家政策上有太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嗎?當然,首當其沖的是社會保障政策。這已經為多數報道或評論高齡農民工境遇的媒體所提及。
所謂的高齡農民工,今年若50歲,應該是1965年出生的;而65歲則是1950年生人。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來打工,他們當時是20-35歲,正當青春年華。所以說,中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奇跡,實際上就是這一代人一手創造的,但是,他們卻一輩子都沒能獲得哪怕是說得過去的“國民待遇”。
在2010年《社會保險法》頒布之后,地方政府對社保收費才稍微認真了一點。所以,這一代農民工要達到法定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很困難。50歲的,要想按月領取養老金,最起碼還得干10年。年齡稍大的,就要干到60歲以上,甚至更長。年齡大了,文化低、沒技術,于是只好靠染頭發、多點肉去死拼體力,這應該才是事實真相。
或許有人會問,早干嗎去了,年輕時為什么不繳費?如果對社保有點了解的話,應該知道養老保險繳費并不是自己想繳就能繳的,只要雇主不愿繳,農民工就沒法繳。從現實的狀況看,人社部的統計數字表明在20 13年26894萬農民工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只有4895萬人,比重為18%。另外,即使是20 15年剛剛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的還只有1820元(上海),那就想一想5年前或10年前,農民工們要養家糊口有多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