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上海樓市風向標”之稱的“上海之春”房展會已經運作了16年,但今年卻只剩下“海外置業投資移民展”拉開帷幕。70多家國內外展商參與的“投資移民展”與以往的“上海之春”相比,其規模大大縮水,僅動用了西一館W1一個場地。(3月24日《第一財經日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上海之春”房展會的蕭條之勢不是今年突然出現的,去年的“上海之春”就已經顯示出春意不足的跡象。據媒體報道,去年的“上海之春”房展會不但“招保萬金”四大房企缺席三個,而且樓盤因沒有大幅降價導致人氣不旺。這當然與去年春季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的大環境有關。但上海房價過高才是真正的原因。
上海在快速發展,人口越來越多,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稀缺。可謂寸土寸金。土地貴,房子自然貴。區位優勢越好的房子,價格越高。每平米動輒數萬元,一般上班族哪里買得起?即使位置偏遠的樓盤價格也超過了首次置業者的承受能力。即使價格達到了自己的心理價位,但是位置過于偏遠,給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也只能作罷。開發商咬緊牙關不降價,囊中羞澀的剛需族買不起,而因限購之故,投資投機者又買不了。這人氣能旺嗎?人氣不旺,賣不了房子,開發商自然不想費力費神又費財地組織參展。房地產商缺席是必然的。
有錢總有辦法投資。財大氣粗的投資投機者看不到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上“撈錢”的希望,自然把陽光投向了境外。2014年的“上海之春”房展會上,海外房地產項目異常奪目。用媒體的話說,原來的配角儼然成了主角。如果說去年海外項目僅僅“儼然是主角”的話,那么今年海外項目那“就是主角”。滿足國內剛需族的項目,連當配角的機會都沒有了。
“上海之春”房展會上國內項目和海外項目的一冷一暖折射的不僅僅是中國資本的出海熱情,還有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房地產市場困境。當窮人還為一套房而煩惱時,富人卻可以在海外的豪宅中享受美好生活。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層次分化之嚴重可見一斑。低端住房有效需求嚴重不足,高端住房需求和投資投機需求外流。這當然不是好事,而是困境。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陷入了這個困境。打破這個困境,不是靠解除限購、放松信貸或放寬公積金政策能解決的。
所有刺激樓市的政策,只能讓房價上升,讓去年的回調趨勢逆轉。這只能讓低端住房有效需求不足程度加劇,剛需族越來越壯大。也許高房價能讓高端住房需求和投資投機需求部分回流。但是這有什么用呢?不過是繼續累積泡沫,不過讓房地產市場恢復往日的產業霸主地位,于滿足國人的居住需求有何益處呢?于推進人的城鎮化有何益處呢?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有何益處呢?于國民經濟長期健康運行有何益處呢?
房地產市場要健康,就不能刺激。刺激只能造就短期的繁榮,而兇險就隱藏在讓人欣喜的繁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