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路過車車人滿,走走停停人人等車。很多人都遇到過“一車難求”的場景,等不上車實在令人既心焦又不甘,頻頻跺腳卻又無可奈何。曾一同事欲哭無淚的對筆者抱怨道,“等了約一小時的時間,也沒有等到一輛空出租車,走著去目的地,估計也到了”。
打不到車,車不夠用,是目前城市交通發展實實在在存在的問題。正是由于傳統交通運輸“出租車一家獨大”、交通壓力持續升級、市場模式逐漸僵化的局面才催生專車的出現。在一定意義上來講,這的確緩解了交通輸入壓力,促進了城市交通的“不和諧”性。事實證明,打車軟件一經打入傳統出租車市場,立即顯現出強大的市場活力,不可不謂如魚得水。但“同行是冤家”,這個“不速之客”卻著實惹怒了眾多“的哥的姐”,專車被紛紛冠之以黑車的頭銜,究竟專車是否等同于黑車?這個問題,還有待商榷。
多年來,黑車一直是國家交通部門打擊的對象,它沒有在相關部門登記備案,司機的身份也無法辨識,雙方僅通過口頭協定于不透明的情況下完成“一次性”交易,事后出現任何問題,都無法追究其責任,乘客安全、服務質量、服務價格和后期保障更無從談起,多數乘客也都懷揣著僥幸心理,自求多福。它的存在給交通業帶來了潛在的危害,給乘客也帶來了巨大的危險。
對比黑車種種,專車的市場運營則明顯有區別于黑車。顧客事先了解專車司機的身份、價格以及服務質量,雙方自由選擇是否交易。交易結束后,顧客有對司機說“不好”的權利,并且出現任何問題,都有第三方機構出面解決維權問題,中間不涉及現金交易,方便快捷效率高,在整個交易過程呈現“透明化、安全化”性質,這與傳統意義上的黑車概念大相徑庭。
目前中國產業在升級,經濟正在從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對于日益增大的交通運輸壓力,本身出租車市場的供需不平衡已經讓城市交通出現“負荷”的局面,再去禁止擠出高新技術的專車服務,只會加劇出租車市場的供需不平衡,也會進一步固化已不合時宜的出租車行業的壟斷地位。盡管專車運營在現行管理體制下存在著一些問題,但不能因為產品的不完善就完全否認它給市場帶來的便利和市場動力。據筆者了解,專車服務在廣大群眾心中口碑極佳,以“服務好、效率高”等好評廣為流傳,同時對于交通運輸市場而言,新鮮“血液”的注入也刺激了疲軟的運輸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使得出租車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都有所增加。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反復提到“互聯網+”這一概念,并表示政府對“互聯網+”產品的支持態度。本著“利國惠民”的準則,因此對待專車問題,筆者認為不妨以一種保護創新產品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互聯網+”的產物,與其叫停不如將專車納入相關的監管體系里,讓專車在政府的監管下,更加健康、快速的成長,讓其擁有合法市場地位,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服務效率和質量,更好更快的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給交通運輸市場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健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