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日前獲批。這對京津冀的城鄉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是一件大事。可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生活,特別是自己的宜居生活。經過三地協同發展,大規模資本投入,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會不會得到提升和改善,這是老百姓評價規劃秤桿上的那棵星。
城鄉規劃和區域規劃都是重要的公共政策,也是重要的公共服務。關注老百姓所想所急,實現宜居生活,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當成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需要轉變傳統的規劃編制思想和方法。
第一,人的生活應當作為規劃的核心內容。京津冀規劃確定首都的功能定位是“政治文化”、“國際交流”、“科學研究”,調整了“經濟中心”的功能定位,這是非常大的變化。但一個城市最初和最終是為生活而存在的,作為最根本和最貼近老百姓的“宜居生活”,應當列為京津冀規劃的明確的功能定位。不管城市有多少功能,“宜居生活”應當是第一位的功能定位。
過去的幾十年,比較多地強調了發展是硬道理、比較多地強調了以經濟為中心,這本來也沒有錯。但問題是,講以人為本比較少。在城鄉發展中,當經濟功能與生活功能發生矛盾時,總是把經濟功能放在第一位,生活功能屈而從之。只要有投資、只要上項目,城鄉最好的地段、最好的環境景觀都讓位于經濟發展。城市是長高長大了,但生活沒那么方便了,雖然多了幾個城市綜合體,但給人的感覺像工廠式的生活。
第二,城市形態應當豐富多彩,不能盯著城市建成區。京津冀地區的國土面積有21.7萬平方公里。但京津冀地區城市建成區面積加起來2000多個平方公里,而京津冀地區集中了1.1億人口,絕大多數擠在這2000多個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這么高的人口密度,這么高的建筑密度,高樓林立、汽車如流、噪聲不斷,精神緊張、空氣污濁,怎么能有宜居的生活。
京津冀規劃不能再盯著城市建成區,要開劈新出路,在保護耕地、珍視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居住空間要向更廣闊的地域布局和發展。在未來的6年時間里,將有42萬億元的投入,如果真有這么多錢的投入,不如拿來開辟和改善宜居生活地域的水、電、汽、路等公用基礎設施,讓人流能夠走出去,改變單一的城市形態,享有一個更宜居的生活環境。
第三,居住形式應當貼近自然,多一點人情味。其實,發展本身并不是目的,發展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其實,確定城市功能定位本身也不是目的,目的依然是為了建好城市,實現老百姓更好的生活。穿上一身衣,吃飽三頓飯不是生活,生活是豐富的,既有物質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生活始終與自然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系,切斷這種聯系生活就會變成車間和工廠。強調人多地少對,但過度集約發展負面影響已經出現。中國采取了比較單一的公寓房居住形式,而且公寓房從五六層,發展到二十多層三十多層,鄰里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少,人與自然的關系越來越遠。
從世界范圍看,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德國是231人,英國是248人,日本是318人,而中國是138人。這些國家包括歐美絕大多數國家的居住形式都是以中低密度的別墅或其它院落形式為主的。歐美國家的居住形式可以做到以中低密度為主,中國沒有理由做不到。京津冀地區應當改變枯燥單一的公寓房居住形式。調整居住建設用地政策,為老百姓的宜居生活創造條件。
第四,生活設施應當為著生活,根治城市病,城市本來是人們幸福生活的家園,但工業革命以后,城市讓給了汽車,讓給了資本逐利,讓給了起早貪黑的路程。身體出了問題,高血質、高血糖、高血壓。城市也出了問題,高集約、高密度、高容積率,因為城市只有“高”資本才有利可圖。城市變成了一部創利逐利的機器,而不是一個宜居的生活家園。
廣場、綠地、商廈,坐椅、燈光、車站要改變追求形像、實現政績、大而不當的傾向,切實從老百姓的生活出發,使生活設施更便利、更人性、讓老百姓感到方便、親切。政府要切實控制和降低城市“三高”,用地集約度、建筑密度、城市容積率只能降,不能再提高,集中公共財政用于城市生活設施等公用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營造良好的宜居生活環境,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感覺舒適、和諧、美好。(作者徐宗威為公共服務學者、《公權市場》一書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