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15中國成都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上展出的“霧霾克星”移動式噴霧器吸引了不少觀眾。噴霧器射程最遠達150米,噴灑出的霧氣高達20多米,能有效吸附、聚合懸浮在空氣中的粉塵顆粒,使粉塵受重力作用沉降,降低空氣中的PM10和PM2.5。(4月11日《四川日報》)
人類果然非同尋常,一只手“制造”出霧霾這個污染大氣的“元兇”,另一只手卻能借力高科技,瞬間將之消弭于無形。不過,這種消弭只能在有限的空間發揮作用,這就應了一句老話,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了。
筆者在這里絲毫沒有任何貶損這種高科技產品的意思,反倒是對發明者“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胸襟表示敬佩。若危害日盛的霧霾注定在短時期內無法徹底消除,那么,暫時讓人人都擁有一臺這樣的“霧霾克星”,那還是裨益多多的。
只是有一點,如果有朝一日,為了免受霧霾之害,我們的大街小巷內,人人都扛著一臺移動式的噴霧器邊行走邊噴霧,就猶如“非典”時期,人人都戴著多層口罩一般,不知正享受著現代文明的你,會作何感想?是喜?還是悲?
寫到這里,筆者對治理霧霾也有點不那么自信了。因為“霧霾克星”的研制者事先一定經過一番調研或者說考證,判定霧霾的治理在相當一段時間段內不會有大的起色。不然,耗盡心血和巨資推出的新產品,豈不雞飛蛋打了嗎?作為“無利不起早”的商人,無論如何是不會做這種虧本生意的。
“霧霾克星”的推出,似乎還應該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霧霾不僅存在,還很嚴重,嚴重到人人都需置辦這種防霾神器的程度,不然,在展示現場,就不會吸引那么多觀眾的眼球。不過,也不排除商家另外的動機,即便治理霧霾初見成效,但只要還未徹底消除,這種防霾神器在現今連馬桶蓋都要去國外蜂擁購買的國內市場,顯然也會有著不錯的潛在消費力,這大概也是商家對該產品信心滿滿的底氣所在吧。
巧合的是,幾乎在“霧霾克星”橫空出世的同時,10日10時,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這意味著,未來24小時內,北京將持續處于空氣重污染狀態。這似乎成為“霧霾克星”面世的一個注腳,注定又要讓有關商家得意一陣了。
關于霧霾治理的前景,似乎連專家也不太自信,最樂觀的估計亦需20至30年之久。時間或長或短,關鍵取決于治理霧霾的決心,即需要在GDP增速與群眾健康之間作出權衡取舍。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吳兌認為,工業污染源及交通污染源已經成為霧霾污染的首要原因。如果今后我國GDP增速保持在5%到7%左右,預計治理需要20到30年;如果GDP保持10%到12%的高速增長,則霧霾污染不但不會好轉,反而會加劇。
無論是專家的推斷,還是民眾切身的感受,看來對霧霾的治理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霧霾克星”步入尋常百姓家已是早晚的事了。筆者并不反對“霧霾克星”的面世,能在民眾最需要的時候“雪中送炭”,總是一件很好的事,豈能求全責備。
不過,比起人人都攜帶一個“霧霾克星”出門來講,純凈的藍天白云豈不是更為理想?為了公眾的健康,更為了千秋萬代、子孫后人,我們不妨把發展的步伐放緩一點。世間萬物,有取必有舍,有時候,甚至破釜沉舟亦是難免的。犧牲一點點工業發展的代價,換取霧霾治理的春天,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一件挺劃算的事。
“霧霾克星”來了,我們無法拒絕,唯愿它成為一顆“流星”。希冀隨著霧霾治理的步步深入,與它說再見的時間不要太久,這是筆者的期待,當然,更是公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