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鄉的人回到故鄉,沒有故鄉的人去向遠方。這個春節,我的那些生于城市長于城市的朋友,一如既往地沒能像城市里的鄉村人那樣回到故鄉。他們要么呆在家中無處可去,要么只能離開城市,攜家帶口地旅游,走向遠方。
在這個幾乎人人爭談“返鄉筆記”,強說“鄉愁”的日子,城市人對“故鄉”這一話題失語了。城市人沒有故鄉,他們從小生活在一個由上千萬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組織體內,看似擁有城市這一故鄉,實則只是有房無家的漂泊者。城市高速發展的浪潮之下,城市人不停從城市的此處輾轉遷移到彼處,他們的生活痕跡被不斷傾吞,因此既沒有故鄉,也沒有鄉情,更難有欲說還休的“鄉愁”。沒有故鄉的城市人,無法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難以回到自己的精神歸宿,在有關“故鄉”“故人”的回憶面前,無根的城市人灑下的,只剩一地失落。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就患上了故土焦慮癥,她極為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成為沒有發小的一代。就在不久前,孩子從小的玩伴家里因為購置了更好的小區,舉家搬遷而去。而兩年之后,他剩下那些玩伴的家庭要么因為住房改善,要么因為孩子教育,也將陸續搬遷離去。就連她自己,也在計劃為孩子教育搬遷到另一個區的學區房去。
因為個人發展、城市發展等種種緣由,現代大都市的人們還沒來得及建立友愛信任的關系,就迅速投身于另一種陌生人社會中,成為精神上的流離失所者。城市隨時隨地處于流動的狀態,小區里的鄰居、朋友、玩伴也隨時隨地處在流動之中。當離別遷移成為一種常態,城市人的故土還有嗎?離愁還有嗎?鄉愁還有嗎?也許有。多年以后,當每個城市人回望自己的過往,他還記得小區玩伴和他一起騎自行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但那只屬于內心深處久遠的記憶。城市的發展早已將曾經的家園變得物是人非,頻繁的流動也讓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處于斷裂狀態。于是,從表面上來看,城市人雖然一直身處城市之中,似乎處于一種穩定狀態,但由于城市的巨變發展,附著于老房、老人上的城市記憶被不斷割裂,城市人的精神實際常年處于漂泊狀態,無所寄托。甚至,這種漂泊感可能并不亞于那些異鄉人。
城市是承載歷史文化、歲月記憶的載體,它絕不僅是冰冷的建筑,堅固的居所,而應該擁有完整的生命歷史。城市在發展,人也在進步,但城市與人的發展和進步如果只是建立在超前趕路上,如果只是靠盲目破舊立新,去砍斷延續千年的城市血脈,失去故鄉的城市人又該如何在一路狂奔的發展中等待自己的靈魂,又該如何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