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在“中國經濟時報圓桌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實際上是不太高的,或者說城鎮化的速度遠低于工業化的速度,城鎮化率表面上看有50%多,實際上嚴格地說只有35%左右,那些沒有城市戶籍,或者是享受不到城市待遇的城鎮化,就不是以人為中心的城鎮化。
胡星斗認為,那種由戶籍制度所造成的對城鎮化的阻礙,其實也是對公民權利的傷害。以2003年廢除城市收容制度為界限,2003年之前是不允許流浪到城市,2003年之后允許農民流浪到城市了,但是享受不到城市的待遇。這樣的一種情況現在應當說正在逐漸改變,中央提出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就是要改變過去那種城鄉分割的二元制度。但目前解放思想還不夠,某種程度上還固守著城鄉隔離。例如一方面是農民到城市來,而很多的城市待遇享受不到,另外一方面是不允許城市人到農村去,現在到農村去買房叫小產權房,不合法。在《物權法》討論的時候,草案中有一句,城市居民不能到農村購買房子和宅基地,后來由于大家的反對把這句話刪掉了。《物權法》雖然刪掉了,但其他的法律還是不允許的。
胡星斗分析道,到底應當怎樣進行城鎮化,一方面,現在提出要以人為本,要保障農民的權利,要讓農民帶著財產進城,這就要進行土地制度改革,怎么讓土地既使不歸農民所有,也要讓農民從這個土地中獲得應有的利益。只有讓農民帶著財產進城,才能夠讓農民自愿進入城市。另一方面就是要遵循法治城鎮化的道路。城鎮化如果沒有法治保駕護航,就很有可能成為再一次對農民的掠奪。到底應當怎么做,首先就是立法,而且,立法還不夠,關鍵是要有守法的習慣,各級領導、各級政府、每個公民都要守法,這才是法治的關鍵。在社會保障方面、在農民待遇方面,包括城鎮的財政、稅收、金融、城鎮的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提供,都應當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