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墩墩 美術文獻藝術總監
搞藝術在哪里都可以,為何非得在曇華林?這是真的。巴黎是搞藝術的好地方,那里誕生了印象派、后印象派、立體派等等那么多流派;每一個新的流派出現都需要那個地方對新事物的包容、等待、觀看、試圖理解,這樣她就會吸引藝術家在那里聚集。這樣的地方不少:紐約、倫敦等等。時下還有北京。在北京開始是798,后來是宋莊,再后來是更偏遠的北京周邊的某些地區。
藝術園地是一塊需要“施肥”才能“摘果子”的地方,798本身有“底肥”,一度可以結“果子”,但后來人們只摘果子,沒人施肥,藝術家這種“果樹”就紛紛挪走了。而宋莊重演了這出戲。
各大城市都為藝術家打造了或正在打造藝術區。有政府參與打造的,有房地產大佬參與打造的。前者是看到了巴黎和紐約的欣欣向榮與藝術有關,尤其是旅游業的繁榮和吸引的人氣給城市注入的活力,讓市政管理者羨慕不已,這合乎邏輯;而這后者,也因視覺藝術家愛標新立異而足夠吸引眼球,加上嚇人的拍賣數字使藝術品這陌生而神秘的領域弄得人癢癢,開始思考藝術這個東西是否瞎搞都能成為搖錢樹?這種向心力的的現象正是地產商所需要的。然而,售樓和買樓都還是人們的夢。因為藝術和售樓這兩者是否可以擦出火花還未可知。這好比男女在一起舞蹈,看上去像戀人,身體靠得足夠近,雙方都活躍地扭動身姿,釋放電力,而接觸點僅有手、腰和肩膀,所轉換的信息有限,還達不到水乳膠融的狀態,一旦音樂停止,男女或就要分手,音樂一旦再響起,這種合作就又繼續了,畢竟,雙贏的吸引力和潛力都存在。
就我個人來講,但愿曇華林成為藝術區,愿我永遠能在這里呆得下去。我小時候就住在曇華林不遠處,就讀中華路小學,最喜歡的課程是圖畫。那時我父親在湖北省博物館美工組做組長,家里收藏了一些前蘇聯《星火》雜志的繪畫印刷品,在這些印刷品上看到一些歐洲的名畫,這對中國人來說很是珍貴。我們家里《星火》雜志的藝術頁面都裝訂成大畫冊,它就是我兒時的“美術館”,父親和父親的朋友就是“美術館”的講解員,我就是藝術教育的受益者。我母親文革前在湖北方志撰修委員會文史研究館工作,我們住在館里,地點就在糧道街口,是曇花林周邊的輻射街道。文革后,因母親調到了中醫學院,在我上湖北藝術學院以前我們家又搬到了曇華林的中醫學院宿舍。這個地點是武漢早期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區,一些藝術家——我們家的一些朋友都住在這個區。美術創作單位——湖北美術工作隊的機關所在地就在曇華林,湖北藝術學院美術分部教學區和生活區也都在這里。可以說,曇華林伴隨著我初期的藝術成長。畢業以后我在漢口成家,80年代末搬到桂子山,在華中師范大學美術系搞藝術及教學。整個90年代我幾乎是宅在桂子山的家里搞藝術,只是周末才回曇華林父母的家。那個時候,中國幾乎沒有藝術市場,自己的家既是工作室也是“美術館”,美術系的同事是“美術館”的參觀者。我們探討理論,藝術得到成長,也比較純粹。它沒有經濟效益,只有社會效益。可是,那是一個小社會。
之后我出國,在國外教學、工作,也在國外的藝術區搞過藝術。當我再回到祖國,國內完全變了,到處興建了藝術區。2006年以后,各藝術區都創造了一度的繁榮。到2012年,盡管拍賣紀錄有過幾次驚喜,然而一級藝術市場實際上一直在下滑,滑到了當前這個樣子。我在這個時候則回到曇華林工作,既在藝術機構做雜志,也作為藝術家創作作品。父母一去,其思念的信物就是曇華林父母的老屋,我將那里用作畫室,成為藝術區里的一員。這時候我發現,曇華林已經脫離不了藝術,無論是政府、地產商或是藝術機構、藝術家都在這里動腦筋,圍繞藝術做事情。
實際上我們都得思考生存方式。這個行業的生存方式與任何行業都一樣,它應該是一個良性互補的生態鏈。在鏈的一端是藝術品的制造者們,他們必須有獨立性,有創造性,他們熟知人類各種審美特性,代表著各種需求的典型。在這條生命鏈的中部是藝術的服務行業,這一行業中有畫廊、拍賣公司、媒體、物流、商業性展示場館以及藝術材料行業等等,服務業的功能是要保證藝術材料的供應、媒體宣傳、再到藝術商的推廣展示,以達到銷售前的一切服務工作到位。然后,鏈的另一端是關鍵的藝術品的消費者。他們可能是來自任何行業的成功者,形成收藏愛好者群。這個群有諸如銀行、金融企業、房地產企業、公立的美術館、私立美術館等等。可是當前,在這個行業鏈中,鏈的這一頭創造者的產品較為豐富,而且越來越趨向高水平、達至藝術的深度,而藝術生態鏈的另一頭問題比較大。
表面看起來中國收藏者創下的拍賣紀錄已直追世界第一,實際上是虛假繁榮。就武漢這座特大城市而言,藝術市場的發展畸形與其不相稱,據《楚天金報》年初統計,連續三年湖北書畫作品拍賣成交額還不到全國的1%。在湖北,藝術品從業者身量瘦小;全國的藝術品成交量也在不同程度地下降。今年某個時候我問曾梵志弟弟曾凡剛,今年市場怎樣,他直接說:沒有市場,我顯出驚奇的神色,他對我一笑,更肯定地說:“確實沒有市場”。生態鏈的這一頭是大有人在的,本可以有市場。擁有數套豪宅、數輛豪車的大有人在,他們豪宅的墻上卻無藝術品。目前中國的收藏家多出于商業投資目的,多數并非欣賞作品,因為不會欣賞。投資應該也面臨投向問題,投誰的作品? 但這群人的生意經一度可行:瞄準名氣定型者,比如齊白石。這樣的當代書畫名家被他們總結了50多位,再擴大一點,也沒有過百,于是所有的資金就傾瀉到有限的藝術家(大多是蓋棺定論了的藝術家)身上。這仿佛撒種子,明明肥沃的地有很多畝,無辨識能力的農夫只認腳前一畝地,將成噸的種子都撒到了這一畝地里等著收成。
沒錯,拍賣市場現象奇特,拍賣數字又好聽又好看。可是大批院校培養的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卻捉襟見肘地堅守著真正的藝術園地。武漢不止一家藝術機構將經營重點瞄準“官長”型藝術家。新興的“文交所”也把寶壓在有這種觀念的“藏家”身上,讓他們成為收藏骨干。這未必有效,因為“官長”會不斷走下舞臺,這種事最近正在發生,這是其一;其二,“官長”也許正好證明畫得不好。
毋庸置疑,教育是何等重要,扶持也是。我們做編輯工作、畫畫,像我們這樣的人很多,華中師大美術學院的一位老藝術家對我說,沒聽說過我身邊有人賣掉一幅畫。我們有一種肩負起教育者的責任,我不是指在學校里教學生,我指的是無處不在的機會,告訴人們藝術是怎么一回事。我今年有這么一次機會,武昌文旅公司在半畝園美術館安排了一次講座,起初設想半畝園美術館有展覽,參觀者加上看熱鬧的也有不少人,當我開講,發現聽眾只有三五個,當他們搞清楚是講藝術,就開始離去,最后我只有對著兩位“聽眾”講了一會兒。
聽眾只聽他們小時候被老師灌進去的、知道一點的知識,對藝術,人們是陌生的,就連臺灣,電影中的臺詞多次說道:“藝術能當飯吃嗎?”我們多年的應試教育是實用主義教育。長期以來在普及性教育中沒有藝術教育的位置。除非從現在開始,努力20年吧。倒是學文科、非藝術專業的大學生有藝術知識匱乏的緊迫感。前幾日去湖北美術館看法國恩特林頓美術館20世紀藏品鑒賞展·歐洲先鋒,正好同學王祥林、沈松德、周乙陶也在看展,我們一邊看一邊評價、發表觀感。一群大學生中一個膽大的女孩上前求教,說他們是武漢大學學中文的,看不懂畢加索等大師的作品,想聽我們的議論,學點東西。來到一幅畫前,他們那種渴求知識的態度感動了我,我給他們講解起來。這個美術館展出的藏品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70年代,橫跨整個西方現代派的發展過程,非常具有代表性。我的講解,特別是對抽象畫的講解讓他們不斷點頭。我的感受是,外國人帶來的展覽還是有吸引力的,藝術教育借這種力是可以有效果的。收藏也是。中國的收藏者在鑒賞方面需要得到幫助,他們好比需要拐杖來幫助選擇。當年尤倫斯夫婦和西克先生無須拐杖地收藏,幫助了很多中國有才華的藝術家,他們的判斷成了中國收藏家的風向標和收藏的底氣。當這種外國藏家的收藏易手,這好比折斷了中國藏家的拐杖,沒有拐杖的收藏之路面臨不測,所以招致抱怨。好在外國人繼續在中國收藏。
藝術生態鏈中負責打造藝術品的幸運者一般不是問題,特別是已成名的藝術家享受著下游投資型收藏企業的重金購買。成問題的是不幸者,這個群里各種年齡的人都有,最不幸的是不斷畢業的年輕的藝術從業者。為了使他們能堅守從藝之路,要使下游收藏者有一天能變得有獨立人格,甩掉拐杖去挑選藝術品。
令人欣慰的是,國家不再提文藝為工農兵服務,而是提文藝為人民服務。沒有其他規定。人民的定義很寬泛,專家、學者、文藝精英都包括在內。藝術鑒賞、藝術收藏都應當往高處走,建造象牙之塔已不再是貶義。我們不能讓藝術鑒賞方面的無知和無能者主宰藝術市場,如果那樣,我們就是市場的奴隸。能者多勞,藝術家、藝術鑒賞家應當在藝術的生態鏈中獲得更實質的話語權,這才是尊重知識尊重文化。
我想起去年為年輕人布展時不經意間構思的一件裝置藝術品。那時我們為推進創作,在曇華林為青年藝術家設置了一個看草圖的研究小組,名字叫“察畫薈”,在兩次活動之后于年底搞了一個展覽:“自由活動之二(在五樓)”,因為展廳設在五樓的編輯部。當時為了擴大展出空間,我組織正在布展的藝術家挪動數量龐大的藝術書籍的位置時突發奇想:不如讓這些書派上用場,壘一座書塔——即一座象牙之塔,一直壘到不算太高的天花板,撐住那個天花板。年輕藝術家很有興致地開始搭建書柱。然而沒想到搭了三次。第一次是用單本書搭建,書畢竟不是磚頭,在快搭建至頂的時候站立不住了,幾個人扶住才能不倒,大家放棄了。我決定改成以兩本書交替壘上去,這次壘到了頂。為了使它更結實,我找了一本有硬皮的書塞到了頂部,它很完美。這時天色已晚,大家都走了,當我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時,聽得一聲巨響,跑去一看,書塔倒了。在搭建的時候我就說,“別讓它倒了,這可是藝術理論書啊,倒了就證明你們的理論站不住。”第二次真沒站住。晚上,我在群里說,又倒了,獲得一遍哀嘆。劉志畫說次日他會帶一個水平儀來幫我,于是,我決定搭由四本書為基礎的方形書柱,還是砌磚的方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將書塔建造到了頂部,它牢牢地站立,再也沒有倒。我給它取名為“書柱”。實際上它像一座塔,一座象牙之塔:你現在知道了它建造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