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坦率地講,我非常認同有些專家說的,如果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務的標準差不多,外地人就不會一股腦地聚在北京。” 在日前舉行的青年學者論壇上,就“如何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這一主題,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社科院城環所原所長、河北省發展顧問牛鳳瑞表示,京津冀一體化,首先必須實現三地公共服務標準均等化,如果這條“斷頭路”不先打通,京津冀一體化就很難有快速進展。
從擁有的公共資源來看,京津冀三地相比,北京是“老大”,天津是“老二”,河北位居第三,三地處于完全不同的發展水平與階段。教育、醫療等各方面資源的嚴重失衡改變了京津冀三地資源要素的自然流向。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公共服務的一體化迫在眉睫,甚至更應先于交通一體化的實現。業內人士認為,北京人才有優勢,是因為公共服務利益占有優勢,如果這方面的均等化實現不了,等交通一體化之后,進入北京就會更容易,北京的人口就會更集中更密集。
京津冀一體化,北京的首要任務是疏解人口,減輕“城市病”,這個過程會涉及到北京產業外遷津冀兩地。牛鳳瑞表示,所涉及的產業員工是否愿意外遷,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津冀兩地的公共服務是否會給他們帶來均等化的“利”。
公共服務不均衡成為實現京津冀一體化的壁壘,關于這一點,京津冀三地也早已意識到。今年初發布的《首都經濟圈規劃建議稿》中就針對公共資源均等化做了相關闡述:要發揮首都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密集的優勢,鼓勵本市資源以多種方式加強為周邊服務,提升周邊地區公共服務質量。
就醫療方面,據北京市衛計委統計,截至2012年底,除不少部隊醫院外,共有三甲大醫院59家。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和重癥患者這些年都在大幅增加,北京市醫療服務供需矛盾較為突出,尤其是看病難現象較為嚴重。
借政策之力,京津冀三地化意識為行動。去年底,河北省兒童醫院與北京兒童醫院簽署協議,共建北京兒童醫院河北國際部。今年6月17日,京津冀三地衛生部門簽署“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合作協議”。此前,三地已就疾病預防控制達成合作協議,一地出現疫情,其他兩地共享信息、聯動處理。
京冀醫療合作的先行為兩地公共服務均等化做出了有力回應。但是,實現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三地大展均衡化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牛鳳瑞坦言,目前三地公共服務標準差異化的程度,導致了均等化短期內很難實現,需要一個“逐漸”實現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