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中美聯合在京發布應對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分別宣布了兩國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并承諾將在明年底召開的巴黎會議上力促各方達成全球氣候協議。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兩個排放大國,中美此間能夠彌合分歧,攜手共促溫室氣體減排,被外界視為“意外之喜”。對此,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潘家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聯合聲明彰顯中美兩個大國在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表現出的決心、態度和合作精神,這標志著在全球范圍內爭議多年的氣候變化談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轉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相對于美國的減排目標,中國要完成承諾需要付出更艱苦數倍的努力,也更體現我們的負責任精神。”他表示。
根據聲明,美國計劃于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至28%的全經濟范圍減排目標,并將努力減排28%,這一數字刷新了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的目標。中國方面,則首次正式提出預計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承諾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在2030年前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據了解,為達成上述共識,中美雙方今年以來已進行多次細節磋商,充分考慮了學界提出的需將全球溫升目標控制在2℃這一臨界門檻以下的建議。潘家華認為,聯合聲明中提出如此的目標而不僅僅是原則性表態,這大大超出外界預期,較之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前各方作出的自主減排承諾又更進一步。作為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近一半的中美兩國,此舉將對其它國家起到寶貴的示范作用,有助于今年底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方會議上推動各方圍繞2015年氣候變化協議草案的談判,并助力在明年底氣候協議的最終達成。
對于中國來說,實現承諾面臨的現實困難要艱巨得多。親自參與我國《氣候變化綠皮書》編撰的潘家華認為,從我國人口態勢、經濟增長態勢、工業化進程和城鎮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判斷,中國最有可能到達溫室氣體排放峰值的時間應是2035年左右,綠皮書中給定的預計到達峰值區間是2025年到2040年。這是因為,首先,中國人口將在2025年前后達到峰值,考慮到人均消費水平低和存在消費慣性的因素,這之后還會有10年左右排放增長期。其次,中國目前除北京上海等少數有特殊地位的城市已處于后工業化階段外,廣東、江蘇和山東等地均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中部地區則處于工業化中期靠后階段。這意味著整個進程的結束還需要10年左右時間,其后還要有幾年的平臺期。再次,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方面,目前戶籍城鎮化率不到40%,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68%到70%的水平,而發達國家排放峰值通常發生在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加之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這個時間可能更為滯后。最后,從經濟增速看,雖然我國已進入增長放緩、調結構和創新驅動的新常態階段,但總體經濟增長水平仍處于中高水平。相比之下,像日本這樣近25年時間經濟近乎停滯的經濟體,其排放還是增加的,中國伴隨著中高速經濟增長可能產生的排放量不難想象。同樣艱巨的是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目標。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煤占能源消費的比例是68%,而這一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是30%左右,可想而知中國節能減排的難度。
“綜合上述因素考量,2035年是比較穩妥的峰值預測時點。”潘家華表示。“中國提出2030年的達峰目標是相當激進的,也更凸顯其負責任的大國擔當。”不過,他同時也提醒,發表中美聯合聲明并不意味著在未來全球適應氣候變化的努力中要有中美來主導氣候變化進程。中國不能跟著美國跑,兩國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國情(特別是能源結構)不同,必須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此外,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既要注重與美國這樣的大國開展合作,也要注重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一起共同、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