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近日,“2014城市發展與生態平衡高層論壇暨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范城市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十一、十二五規劃發展顧問牛鳳瑞受邀參與論壇,并在論壇中以“城市化建設與環境保護”為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城市化建設與環境保護與三個問題息息相關,第一是我國城市化的再認識,第二是我國資源和環境問題再思考,第三則是城市環境保護的再梳理。
牛鳳瑞表示,對城市化的再認識,就是要對為什么必須搞城市化有一個更加理性的認識。城市化能夠提高我們的資源配置效率,中國要搞現代化建設,要實現低成本的現代化,只有走城市化之路,沒有其他路可走。城市化亦是擴大內需的途徑,我們正在進行的穩增長、調結構,簡而言之就是要擴大內需,城市化就是中國的第一內需,是名副其實的國內市場需求。同時,與城市化緊密相關的破解三農問題,其根本路徑是減少農民,減少農民的根本途徑就是搞城市化。此外,中國環境問題、生態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開發力比較長,土地承載力度比較大。要解決生態地區過度的人口承載,就是要搞城市化進程,減少這些地區的人口承載和人口密度。
對于我國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再思考,牛鳳瑞分析到,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可以歸納為多個方面,包括:第一任何人類生存都要一定的物質消耗和相應的排放為前提、第二我國環境的污染加劇有自然歷史的原因,也有人為體制上的原因、第三我國人口基數大,整體發展水平低,未來努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污染成本,但是消耗總量仍將難以降下來,恐怕今后一段時期還有一個提高和增長、第四治理污染關系人們健康,必須高度重視,提高他在哲學中的權重、第五我國不乏治污的自覺,缺少自信,自信就是評估以往治污的得失,而不是全盤否定過去,就是相信人類能夠解決發展中的環境和污染問題,能夠解決資源問題、第六我國是大國,各地差異大,污染是個因素綜合作用結果、第七產業轉移被視為很多城市治污的首選,但三高產業應否被關閉,不取決于他有污染或者是污染大小。
最后,在談到城市環境保護的再梳理問題時,牛鳳瑞表示,首先城市要想取得城市化的規模效益和聚集性效益,就要正確看待城市的污染,要找到城市污染的根源。明確城市是能耗的中心,也是環境保護的重心,更是節能減排的中心,節能減排是長久的需要,節能減排的基礎在于科技的進步。城市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是統籌兼顧,并講究投入與產出。城市的環境治理沒錢是干不成的,轉移企業,減少了污染,那么同時也減少了城市的財政收入,因此需要講條件,講投入產出;同時也更突顯出城市環境保護體系建設的核心是建設利益關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