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一米菜園”夠吃一年?這樣田園生活你想試試嗎?美國人梅勒·巴多羅買測算后卻認為,只要4×4平方英尺,也就是在1.2×1.2平方米的一塊地上種菜,就夠自己吃了,很容易實現自己的田園夢。(新聞鏈接)
都市里圓田園夢,聽上去的確很美。尤其是祖輩原是農民、自己也出生在農村的“新市民”,到了足夠懷舊的年齡,能在愈發擁擠與嘈雜的都市,擁有自己的一方空間,栽種點帶著泥香的新鮮蔬菜,那種收獲或與家人分享的心情,當然足以愜意而非其他情形能比。
然而,城市畢竟是城市,這里主要的“作物”還是鋼筋混泥土,而不能像廣袤田野那樣的農村,可以真正栽種出枝繁葉茂的蔬菜或莊稼。所以,所謂在都市的陽臺或樓頂上,利用“一米菜園”種菜,最重要的心態就應該是在“玩”上,也就是在擺弄“菜園”栽種之間,籍以調節心情、放松節奏,或是為相對枯燥的都市生活增添一點情趣。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這個一米見方的“菜園”,就真能生出多少青菜、蘿卜或蒜苗。否則,失去了這樣的基準心態,“一米菜園”能否建成產出多少蔬菜是一回事,如果因此而造成心理期望失落,則就因小失大、太不值得!
既然是“玩”,或者權當都市生活的一盤佐料而不是主餐,那對“一米菜園”或還要當心的就是與大小環境的匹配與協調。所謂“小環境”,當然主要是自家的陽臺或樓頂夠不夠用、能不能用;栽種“一米菜園”是否會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比如,現在城市的公寓房屋一般都面積偏小,如果人員的基本居住條件都已非常擁擠,再去強求“一米菜園”的情趣或格調,或就有點“丟了西瓜揀芝麻”。
所謂“一米菜園”的“大環境”,則就是要注意與周邊鄰居、小區環境的協調,以及對城市公共空間管理規定的文明遵守。自家陽臺種菜,貌似“家門口內”的自家事情,其實更是關乎一個小區、乃至整座城市的“細胞文明”。如何做好栽種“一米菜園”的土壤、肥料、可能產生的殘余垃圾,不對環境和其他居民有無影響,以及不會破壞具體地點的局部生態,這對很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一米菜園”栽種而言,更是一種文明公德的修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