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通過電話、微博等方式向記者訴苦:一大早坐公交,就要忍受各種包子、餡餅味,甚至有人還在車廂內脫鞋,早高峰的公交車內各種味道混合,真想吐!對此,記者對洛陽市內部分公交線路進行走訪發現,如網友所述的一樣,一些乘車不文明行為的確時有出現。但除了司機師傅有時會提醒一下市民注意自己的行為外,大多市民對此只是“皺皺眉頭”保持沉默(據9月1日《大河報》)。
非但是洛陽市部分公交車里有這些不文明現象,其實,在公交車里吃各種早點、小食品,脫鞋、大聲喧甚至隨地吐痰等不文明現象在各地一些公交線路中都不鮮見,尤其是在部分繁忙線路的早晚高峰中,忙于上班的一族的上學的孩子,都會利用乘公交這一寶貴的時間和機會,將已經購買準備好的早點往肚里填,再加上乘客擁擠空間有限,如果某些食品本身味道太足,各種味道混雜一起,可想而知車廂里該是怎樣的一種令人作嘔。
的確,對于車廂里的這種不文明現象,盡管人人都為之側目,但事實上正如記者所看到的那樣,人們只是“皺皺眉頭”而已,早已是見怪不怪。非但如此,即使看到別人在車廂里吃東西“皺眉頭”的許多市民,自己有時也會成為其中之一,并也為此心安理得,正因為大家均對這些不文明行為見怪不怪,更擔心阻止會引發矛盾,很多市民也只能“皺皺眉頭”保持沉默。
減少或杜絕公交車上的這種不文明現象,僅靠司機一人提醒或阻止顯然無法實現,大部分城市公交都是“無人售票”,司機除了上下車監督投幣和注意車內安全之外,在行車過程中也不允許公交司機“一心二用”。不只是《洛陽市城市公共交通條例》中對乘客這些不文明行為沒有“硬性處罰”,很多地方都沒有。這也是一種務實與無奈,一是乘客這種不文明行為依然屬于“道德范疇”。二是即便公共交通條例中有“硬性處罰”條款,事實上也沒有能力落實執行,弄不好還會引發矛盾或“濫罰款”的質疑。
其實,改變公交車上這種不文明現狀,除了要求廣大乘客主動自覺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質之外,公交線路車輛也應當保持自身的干凈整潔,稍微留意就不難發現,越是出現不文明行為多的線路車輛,車輛本身的衛生狀況都存在很多問題,而車廂內部整潔,衛生狀況保持很好的公交車輛,乘客的不文明行為反而更少,筆者曾多次乘坐過市內被譽為“雷鋒線路”的公交車,車內不僅整潔干凈,空氣清新,每輛車的地板上都像是“剛出廠”一樣,乘坐這些公交車輛的乘客不見有任何不文明行為,每到一個站點,除了正常的報站名之外,更“附加”了不少讓乘客注意文明行為的“溫馨提示”,車內前后還放置了罩有垃圾袋小塑料桶,筆者還注意到,每次在始發站開出之前,駕車司機都會將整個車內的衛生清理一遍,即便地板上沒有任何污物,也會用拖把全拖一遍,乘坐這樣的公交車給人的感覺,即使準備的早點也會不忍心在車內吞咽,聽著車內溫柔的文明提示,人都都很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或許就是“環境改變人”最簡單詮釋。
筆者以為,市民群眾在抱怨公交車內缺乏對不文明行為“硬性處罰”規定,造成不文明現象增多,同樣責怪市民只“皺眉頭”不去阻止的同時,更應當積極反思自己是否始終恪守文明。而公交司機或公交部門在抱怨某些市民乘車缺乏文明的時候,也應當檢討一下自己是否給車廂內營造出文明出行的氛圍,想方設法讓乘客不好意思不文明才是正道,總之,公交車廂里的文明與否,賬不能都算在乘客身上,以不文明的服務對待不文明的行為只能會增加更多的不文明,反之以自身的文明去影響乘客,卻會讓不文明行為銳減,文明其實就是一種相互作用,靠“硬性處罰”罰出來的文明,本身就是一種極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