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長沙10歲的小學生劉玥瑤在父親劉憲華的幫助下,花了20多天時間,做了一項“電動車紅綠燈違章情況”的社會調查。他們在21個路口統計了3484輛次電動車的通行情況,結果發現,違章比例竟高達69.89%。與此同時,劉憲華和女兒認真分析了電動車闖紅燈的原因,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長沙交警部門對此非常重視,表示將專門安排時間聽取其建議?!?9月3日《長沙晚報》)
一個10歲的小女孩,花了20多天時間在路邊統計數據,完成對“電動車紅綠燈違章情況”的社會調查,這種行為無疑值得欽佩。而“近7成電動車闖紅燈”的調查結果除了踢爆當下電動車的亂象外,不知道又有多少違章者會感到臉紅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本該是“大手牽小手,文明路上走”,讓大人們教會小朋友如何來正確認識這個世界,弄清在生活和學習中有哪些規矩必須遵守。從童謠“排排坐吃果果”到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孩子們從校園里學到的規矩并不少,可到了現實中,他們看到的場景卻多有悖離規則的地方,這會讓孩子們感到很驚奇、很疑惑?!?1個路口電動車闖紅燈平均違章率高達69.8%,最高達96.15%”,如此駭人的數據到底能教會孩子們什么?是闖紅燈要“理直氣壯”,還是見到電動車要繞道走?違章的電動車主非但沒能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反而讓10歲的劉玥瑤上了一課,看到小女孩給出的建議一二三,恐怕不只是交警部門要專門聽取,違章者本人更應好好學一學。
很多時候,我們并不缺乏對規矩的了解,而是在缺乏約束的時候,缺少一絲遵守規則的慣性。有人將此歸結到中國人不拘小節的民族性,其實不然,很多時候大部分人是守規矩的,當然前提是要“有人管”。當在路口等紅燈時,發現旁邊站著執法者,絕少有人膽敢硬闖??擅鎸凳f電動車大軍,又有多少執法人員能如影隨形地跟著每個人呢?而當闖禁者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有羊群效應出現,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近7成電動車違章了。
這種僅靠他人監督來守規矩的他律現象,在另一則新聞中或許可得到更好印證。本報9月3日報道的“看到沒有電子眼,公交車闖紅燈‘飛過’路口”新聞中,詳細描述了一些路口因為缺少監控的電子眼,而導致“在記者守候的30分鐘內,半數以上的機動車闖了紅燈”。看來不只是電動車,其他車輛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同樣也有待加強。
闖紅燈固然可得一時之便利,但以損害交通運行效率、增加事故概率為前提。這是10歲小女孩都懂的道理,大人不可能不懂。但如果每次非要等到發生交通事故,面對動輒數萬、數十萬元的賠償或人員傷亡時,再談規則意識,那就真令人不解,付出的成本也太大了。當下,類似闖紅燈破壞規則的行為還有很多,這當然需要完善相關剛性措施來嚴管重罰,但僅如此還不夠。重新審視小女孩的社會調查行為,或許這種主動關注規則完善的嘗試,可以作為培育自律的規則意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