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文化部首次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辦。發布會上,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馬盛德表示,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農耕文明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貢獻,誕生了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目前我國多數非遺項目都是農耕文明時代的產物。但是,目前很多非遺項目的生態和整體環境已經或正在消失,這是非遺保護工作中非常關鍵的問題。他認為,目前,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舉措,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對文化遺產帶來了很多影響,而如何加強城鎮化建設中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且兩者并非水火不容。
馬盛德表示,今天我國已經進入以工業文明為主導的時代。如何讓文化遺產在今社會環境中得到很好的銜接、很好的融合和很好的傳承是我們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兩年,文化部也一直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例如進行調研、召開關于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學術研討會等。通過調研和召開研討會,文化部一方面聽取了專家的意見,另一方面將城鎮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現狀和面臨的問題厘清。
馬盛德表示,除了文化部方面的努力,有些地區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比如湖北省武漢漢陽區、江蘇省蘇州市舟山村等地都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加強非遺保護。非遺需要有特定的生存環境,比如一個村子里開展民俗活動,村落格局就為這些民俗的誕生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老百姓按照自己非常熟悉的環境開展民俗活動或者進行民間藝術表演。”城鎮化以后,有些村落變遷,或者變成了城市生活,村落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遺產是跟著人走的。在這樣的新環境中,如何給非議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間呢?馬盛德表示,有些地區在制定發展規劃的時候給非遺預留了位置和空間,就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手工技藝類非遺項目還相對好一些,群體類表演藝術或者民俗活動如何在城鎮化進程中繼續傳延,特別需要進行認真的研究。
馬盛德最后表示,文化部講座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關于加強城鎮化進程中非遺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強對城鎮化進程中非遺保護工作的指導。中國的地域差異很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域性文化特色,文化部非遺司要使這個文件符合當前城鎮化進程中非遺保護的基本思路和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