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18 22:06:5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李明亮
炎炎烈日,行走在一些城市的街道上,人們總想在遮天蔽日的樹蔭下乘涼而行,但樹蔭卻很難覓。樹蔭少并不是這些城市綠化太少,而是綠化“貪貴求洋”,引進的一些外來樹種有點“水土不服”,要么難以成活,要么難以成蔭。一些城市輕視本地樹種的栽植,熱衷栽植外地名貴樹種,致使有樹無蔭或有綠無樹。
實際上,城市綠化“貪貴求洋”,不僅使城市綠化無實效可言,也讓城市缺少內在氣質,與外地城市綠化同質化嚴重。城市綠化本土化值得提倡,首先,一個城市的生命力和氣質在于特色,而保持綠化本土化無疑是一個重要體現和途徑。“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特樹種,這是城市氣質的寶貴資源。
其次,城市綠化因地制宜,符合自然生態的內在需要,便于就地取材,宜栽植成活和管理,生長成蔭都很快,肯定更經濟實惠。
筆者建議,今后城市綠化要轉變理念,注重因地制宜,盡可能種植特色鮮明、經濟實用、美觀大方的本地綠化樹種,形成城市綠化品牌和特色。當然,這并不是要絕對排斥引進外地樹種,但總體上一定要選種更經濟實用的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