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11 21:15:28
來源:齊魯網 作者:劉義杰
針對媒體報道強拆報亭一事,朝陽區政府回應稱,根據首都環境建設委有關要求和北京市報刊亭設置規范,朝陽區對部分區域的報刊亭集中開展整治工作,依法移改不符合設置規范報刊亭,其中改、移71處,規范1處,并非拆除。(8月10日央視)
報亭有經營許可,經營許可證也沒有到期。僅僅一句口頭通知,幾十處報亭就在一夜間被拆掉了。終于在輿論的關注下,朝陽區回應了,說并非拆除,而是改移。但問題是,回應再好也掩蓋不了魯莽執法的現實,有圖有真相,當報亭業主向執法者下跪,當業主被執法者壓在胯下,再有理的拆除,也因為暴力執法失去了合法性。
因為城市的新規劃,為了所謂的“大環境”報亭需要拆除,城市管理者應該提前以正式的形式通知報亭經營者,并對他們每個人的情況摸底,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訴求。這不僅是人性執法的要求,更是對契約精神的遵守。幾乎所有報亭都是合法經營,都有著合法的手續,這手續的有效期就是和城市管理者簽訂的契約,契約一旦簽訂,在其沒有失效前,不管是誰都應該遵守。因為其他原因,城市管理者要拆掉報亭,那么,應該做的就是和報亭經營者協商,并進行妥善的安置和賠償,憑借著自身的權力地位就單方面撕毀契約,而且還暴力拆遷,根本上就是知法違法,任何借口都逃脫不了對法律的蔑視。
如今中央提倡群眾路線和依法治國。相關部門不能一邊喊口號,一邊我行我素的繼續耍官僚。也不能無視法律的規范,要求老百姓遵守法律,自己卻選擇性執法,無視法律對自己的約束。正如人民日報的評論,“部分報亭違章占道、超范圍經營,確需治理。但它連接市民需要和業主利益,即便依法整治,也當以順暢溝通避免沖突,以人性執法消弭分歧。”報亭是小,但背后是民心民意,更是體現了政府是否遵守契約精神,是否有公信力,是否真正做到把權力約束在法律之內。
城市需要文明,需要人文,也需要法治。這就是公眾不滿的原因,城市的建筑的存在是城市記憶的積累,也是財富的積累,更是法治精神的積累。這就是國外對建筑重視的原因。回到報亭上,報亭幾十年來是人們的城市記憶,報亭的存在便利了人們,也積累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對城市管理者來說,對報亭的敬畏,就是對城市人文的敬畏,更是對法治的敬畏。破房子風可進,雨可進,但是國王不可進。為什么?這是因為權力和法律的界限,當權力無視權利,拆掉了報亭,也就拆掉了人們對法律的敬畏。但城市管理者都無視法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憑什么遵守?
由此來說,一個回應不夠的。對報亭經營者進行賠償,并追求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才是城市管理者應該做的,也是城市的人文和法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