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23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上,專家學者聚集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縣,認真探討和評價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環境中,有效調動市場活力,通過提升公共服務和營建宜居環境,動員本地農民參與分享城鎮化和城鄉社會建設,主動承接北京部分產業與人口的有機疏散與轉移,努力打造北京第三代衛星城的主動城市化做法。
抓住機遇,做城市化的主人
原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金德鈞在論壇上說:“永清縣結合自身優勢形成自己的產業體系,積極主動地承接外來產業、建設北京第三代衛星城,這一點非常可貴。”永清縣一改被工業化挾持的被動城市化進程,而選擇了主動城市化的進取模式。在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等智庫機構的指導下,他們主動在首都經濟圈中找準位置——“北京新空間、廊坊新市區”。若干年前,就聘請北京城市規劃研究機構方面的專家,幫助他們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環渤海都市休閑商務圈”“京津生態衛星城”“國際時裝之都”,這是永清的城市化發展目標。
“我們必須走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統籌協調的新路子,實現綠色崛起、高端發展。”時任永清縣縣委領導說。2007年永清縣從打造“規則政府、誠信政府、效率政府”入手,在全國縣級政府中第一個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時,加快了城鄉水利、電力、交通、通訊、能源、市場、現代物流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建設。
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李津逵說:“永清的一方土地有5733個農民,他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他們在做著一個城市夢。中國城市化進程中也有一個夢,叫‘產城融合’,怎么把一個工業區變成一座城市,如何把經濟開發區變成一座宜居的新城?他們抓住了機遇,積累了經驗。有了主動城市化的理念,就能把城鎮化道路健康地向前走去。”
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英洪認為,“永清就是主動的第三代衛星城,因為它主動去發展產業、建立城市,進而承接產業,這個模式才有意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司司長趙暉博士說:“京津冀一體化為小城鎮發展帶來了機遇。關鍵是我們要像永清一樣,及早識別這個機遇,做城市化的主人。”
創辦“土地銀行”,讓農民分享城市化成果
2011年,永清臺灣新城在全國首創“土地銀行”模式,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對規劃區內集體土地進行股份制改造。由“土地銀行”對托管土地集約集中經營。托管土地的農民,不管政府是否征地,都可以按時拿到一筆租金,就像入股,確保能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收益。目前,股權置換物業方案即將出臺,土地托管制度將進一步完善和深化,農民收益會得到更加持續的可靠保障。永清臺灣新城試行的土地托管制度,得到了當地5733名農民的廣泛擁護。目前“土地銀行”累計托管土地12740畝,涉及1567戶,未發生一起因托管而引發的上訪案件。
“土地銀行”促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向城鎮集聚,農民可以就近打工,實現本地就業。統計顯示,2012年本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700元,較2010年人均增長2170元,增幅高達33%。永清臺灣新城所在地雙營村村民靳錫福在論壇上表示,“土地銀行”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高興地說:“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捆綁式發展,給大家帶來了更大的效益。這種方法,讓我們農民有了保障,旱澇保收!”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金德鈞表示,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成為一個矛盾多發的問題人群,而永清“土地銀行”這種讓農民參與和分享城市化成果的做法,在京津冀一體化的時代,將吸引眾多有識之士的目光。
城市化不能沒有人文情懷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永清臺灣新城在開發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城鄉統籌發展,讓農民參與城市化進程,分享發展成果,探索出“農村—園區—城市”、“農民—市民—公民”這樣一條新型城市化發展的道路。
據了解,因為實施了主動城市化,永清非常注重人文關懷。
永清臺灣新城在推進物質建設的同時,始終注重加強城鄉社會建設,營造風清氣正、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他們與深圳好人好事公益教育發展中心、中華三農慈善基金會合作,成立了“新城大學堂”,組建了“新城義工聯”,開展國學宣講和好人好事系列活動。他們積極為轄區內村街建設了健身廣場,配備健身器材;組建村街秧歌隊并經常開展活動;每年重陽節和春節對老人組織慰問活動;創辦了內容廣、接地氣的《新城》報刊,宣傳政策、傳遞信息、服務百姓和企業。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邱愛軍說:“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時候,京津冀地區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產業的同質化,而亦莊與永清的簽約是一個好的跡象,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她建議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更多地要做好投資環境的建設,要做好服務,在支持產業發展上要進行機制創新。“一個地方不是有了產業就能留住人,而是應該注重人文關懷,有很好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和宜居環境,才能把人留住。”
詳見:http://www.qstheory.cn/society/2014-08/08/c_11119894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