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貧民窟”這個詞來形容相對貧窮的生活聚集區域,是出于城市視角。雖然在“貧民窟”里的生活條件要比普通城市居民差,但是,在這里生活的人,卻能獲得比其在農村更好的生活條件與收入。
近日,一位住建部原領導“農民進城易引發貧民窟病”的觀點引起了輿論的爭議。實際上,這一系列論述,涉及小城鎮在中國城鎮化中的作用;資本、土地、農民就業之間的關系;城鎮化過程中規劃的作用等一系列學術觀點,某些媒體標題黨式的概括為“農民進城,易形成貧民窟”,也有簡單化、搞噱頭的嫌疑。不過,其觀點也仍存可商榷之處。
例如,他認為:“拉美、非洲等國城市化的歷史教訓已證實:沒有小城鎮作為‘攔水壩’,人口的洪流就會大量地涌入大城市;沒有小城鎮提供的就地城鎮化,農民進入城市就易引發‘貧民窟病’;沒有小城鎮對區域生產力合理布局的貢獻,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發展差距會越來越大。”
對于城市化中的貧民窟,這些觀點并非危言聳聽。當大量僅有低素質勞動技能的農民涌入城市之后,缺乏技能,沒有城市居民的人際關系網絡,工作崗位檔次低、收入低,往往聚集在相對廉價的地段,長期下來,就會形成一個相對貧窮的生活區域。
不過,用“貧民窟”這個詞來形容這種聚集區域,卻是出于城市視角。雖然在“貧民窟”里的生活條件要比普通城市居民差,但是,在這里生活的人,卻能獲得比其在農村更好的生活條件與收入。
經濟發展中的很多事物,由于其規律性,本身是很難避免的。貧民窟的形成,與目前的環境污染相似,即便有拉美、非洲等國城市化的歷史教訓在前,要說中國的城鎮化能夠避免,也為時尚早。
一般而言,小城鎮缺乏大城市的規模效應,農村勞動力去到大城市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中國的大城市與西方的大城市一樣,在這里,有更多的資本、更新的技術、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多的夢想。而且,與西方國家發展歷史不同的是,由于歷史原因,在中國的城市與農村之間,長期存在著剪刀差。這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的飛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忽略了農村。越大的差距,就意味著越大的吸引力。
在這種吸引力之下,小城鎮規劃、就地城鎮化這些詞語,地方政府為農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規劃的雖然很美好,但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將城鎮化變為“造城運動”的并非市場,而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權力與GDP沖動,不能將之歸咎于市場與勞動力自由流動。至于讓農村為國民整體經濟結構提供彈性,稍加分析,不難發現,農民回鄉種田,收入水平大大降低,本質上不過是隱性失業。其實,在改革開放前,雖然人人都可解決工作問題,但國企人浮于事,實際上存在大量的隱性失業。
其實,農民工在經濟危機下的返鄉,不過是城市中無處不在的隱性強制遣返了失業農民工。甚至,面對只需要一個高架路下遮風擋雨的人,這種隱性的強制,就變為了冰冷的水泥錐。
歸根結底,城市貧民窟問題要吸取他國的教訓,這樣才能避免小城鎮在城鎮化過程中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