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德: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博士
牛見春:芬芳文化書院院長
李津逵: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任研究員、深圳城市化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
彭 勇:中共長沙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廖曉義: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創辦人兼主任
張孝德:在今年過年后,我受廖曉義之邀,專門到長沙縣實地考察了“樂和鄉村”模式。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會場,想談一個感受。上一個案例是大浪,這個案例是“樂和鄉村”,這兩件事是一件事。
這兩件事為我們打開了如何解決中國鄉村農民問題的新空間。我們傳統的思維認為農民的問題是農村、農民、農業的問題。在今天,農民的問題已經是兩個空間的問題,進城的農民怎么樣,留守的農民怎么辦,今天下午這兩個案例給新時代城鎮化過程中的中國的農民問題的解決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考維度。
回到長沙縣的“樂和鄉村”模式,這個樂和模式為什么會出現呢?首先我們需要關注是長沙縣政府邀請的廖曉義老師。今天許多政府對社會組織忌諱漠深,竟然有這樣一個開明的政府,特邀社會組織工作者開展這個活動,而且效果非常好。
十三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很多專家在進行頂層設計。如果構成國家生命體征的細胞不健康,這個國家能建成嗎?留在鄉村的還有20% 的農民,這個龐大的群體如何治理,這個案例至少給了我們一個答案。這個答案告訴我們鄉村的治理不是沒有出路,而是要反省我們的思路對了沒有。這個案例給我的觸動就是四兩撥千斤。接下來我想提幾個問題。第一,政府最大的改變是什么?第二,在原有的體制下,政府如何回應新治理模式的變化。第三,長沙縣案例有沒有可推廣性。
牛建春:鄉村的基層工作是中國現代化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像長沙縣的樂和模式。當上訪、纏訪這些問題出現的時候,社會組織已經發生了重大問題。政府此時會將基層自治當成一種工具手段來運用,事實上自治問題也是中國現代化的一部分。如何在公共治理、文化自覺以及各種權利的協調問題上有更多的空間,這是政府應該考慮的。
我注意到樂和模式中有一個地方值得注意,他們已經發現在村支兩委的權力框架下難以作為。村小組的權力還沒有緊緊捆綁政府時,可以做點工作,于是他們從村小組和自然村開始做。這行為非常悲壯。我們在尋找黨和政府的權力邊界。樂和摸到了哪兒?村和組缺席,樂和可以進去做社會工作。
十八大提出美麗中國的主張,于是又有了現在美麗鄉村的主張。各省有指標,多少年要完成多少個村的美麗夢。其中有一條叫做把黨支部建到村小組,把鄉鎮政府派出的掛職干部派到自然村。我們的權力進一步向最基層的空間干預,這是民間社會難以有活力的原因。長沙縣的政府和黨組織能有這樣的魄力,我表示很大的敬佩。我也對廖老師的不懈努力深深地表示敬佩。
李津逵:最初彭真同志做調研,要建設村民委員會的時候,是要建在自然村。最后在簽發文件的時候變到了行政村。于是行政村變成了既是行政村,又是自治組織,這個悖論已經將近30 年。
彭勇:我覺得“樂和鄉村”項目對長沙縣的黨委政府最大的啟示和影響是思路的轉變,對社會由管理到治理、到建設的思路轉變。我們以前都是提社會管理創新。十八大以后,我們提出了社會建設。三中全會又提出了社會治理。基層黨委政府在思路上有一個重大的轉變,靠政府一家顯然是不夠的。黨中央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非常清晰,不能光靠政府,而是要靠大家共同建設。在法律框架下,黨委、政府、社會組織以及每一個公民都參與進來。我們在這個指導精神下才專門邀請廖曉義老師參與到基層的社會治理當中。
依現有的制度框架,我們的理念制度本身沒有問題。執政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統一的。有些基層干部指著媒體說你到底是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這個理念是非常錯誤的。因為黨性和人民性本身就是統一的。我們的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沒有政黨的利益,我們的目標和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是,如何得到群眾的支持和理解、認可和買賬,讓其積極性得到發揮,是我們需要嚴肅考慮的問題。在“樂和鄉村”有一個樂和大院,其中有一條50 年代刷的毛主席語錄,上面寫的是我們一定要相信黨、相信群眾,離開這兩條,什么事也辦不成。這就是我們現在開展工作的指導思路。謝謝!
廖曉義:我們很幸運,能夠為政府主導的鄉村建設提供技術支持,這是我們給自己的定位。我感受到的長沙縣政府是16 個字,有膽有識、實事求是、政社一家、城鄉一體。我認為這就是未來中國城市化道路的具有可行性的探索。城市化不僅是經濟的比率,而且是社會、文化的綜合比率。什么叫有膽有識?有識就是你會明白基層社會的重建,或者是基于自然村組織的重建是久安之道,是中華體制之根。膽,就是你敢于把它建起來,也敢于把我們這樣的社會組織引進去。有膽有識,一樣不能少。什么是實事求是呢?按照概念來說,村支兩委是自治組織。事實是村黨委承擔了太多的行政任務,我們計算過是200 項以上的行政任務,而他們只有7、8 個人參與管理。過去的頂層設計是以生產隊為單位的自治組織,但自然村是沒有這樣的自治組織的,因此沒有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就要實事求是,而不是根據概念來做事情,這點是非常可貴的。
第三是政社一家。就像彭勇部長說的,一家人就是站在一個立場上說話,政府和社會成為一體。最后是城鄉一體。我們能夠在長沙縣盡自己的綿薄之力,是因為其前提是它把保留美好的鄉村作為提高城市化品質的內在訴求,而且強調城市化的質量要包含鄉村質量。真的是遠見卓識。有這樣的地方政府,事情就有落地的希望。
剛剛張孝德老師提到它的推廣性問題。目前做的還是實驗階段,還需要牛建春老師這樣的專家給予指導。我想再下一步,長沙縣的工作還需要關注縣域治理,最后才能為國家治理提供符合中國國情的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