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經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津逵,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曇華林是提升武漢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地。在復興大武漢背景下,包括曇華林在內的武昌古城定位于“武漢的精神高地,都市人靈魂的安放地”,這一定位得到專家們的高度認同。
在李津逵眼中,曇華林是重啟對大武漢熱愛、自信、自豪的一片熱土。他說:“1861年,藍色的海洋文明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來到了中國的沿海,沿長江走向中國腹地。漢口開埠,英、俄、德、法、日等國相繼在漢口建立租界,對武漢貿易、宗教、文化、教育等形成強勢的沖擊。然而,中華文明并未被動挨打,有了挑戰,就有了應戰,如果說挑戰的前沿在漢口租界,那么應戰的指揮部就在武昌。曇華林敞開大門讓西方文明進入,武昌形成了華洋雜處的景象。中西文化在這里交融興盛,曇華林就是那個時代記憶的存儲器,是武漢文化自信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