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農民幸福指數遮望眼
時間:2014-05-21 21:28:32
來源:紅網 作者:王傳合
近日,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在湖北武漢發布我國首個“農民幸福指數”,經過數據的測算,作為我國人口最大基數的農民,幸福指數為0.5578(1為滿值),屬于中等水平。值得關注的是,研究還顯示,務工農民幸福指數低于務農農民。(5月19日《中國青年報》)
據稱,該項調查涵蓋經濟狀況、健康狀況、生活狀況、社會環境、幸福信心等方面,包括30項指標,其中受關注度最高的3項分別是:環境衛生、生活便利、社會平等。而作為傳統觀念里最影響幸福感的因素——收入狀況,在此次調查中排位相對靠后。
乍一看,農民幸福指數達到中等水平,在一個擁有八億農民的國家,確實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大事。先不說幸福指數屬于中等水平到底是個啥概念,就說最具影響幸福感的因素——農民收入狀況,排位低于環境衛生、生活便利、社會平等等方面,就顯得有些牽強。
經濟收入是基礎,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離開了收入,農民奔小康就無從談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想想看,這不到萬元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如何能夠撐起環境衛生、生活便利、社會平等的重任?
再者,調查稱務工農民幸福指數低于務農農民,也讓人感覺缺乏說服力。應該看到,務工農民相對于務農農民,眼界更加開闊,他們不僅見多識廣,而且目標更高更長遠,對幸福的追求更加豐富多彩。作為務農農民,每日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滿足于小富即安的日子。或許,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所謂的務工農民幸福指數低于務農農民也就順理成章了。
然而,不管是收入狀況對農民幸福感的影響如何靠后,還是務工農民幸福指數低于務農農民,都顯得不那么重要。對務工農民或務農農民來說,最緊迫最要緊的是,切莫為眼前的幸福指數遮望眼,沾沾自喜、裹足不前,失去了前行的動力。相反,應通過增加其收入,提高生活質量,為加快城鎮化建設邁出堅實的步伐,而讓這幸福指數成為農民臉上實打實的笑容。
應該說,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加速農業結構調整,盡快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有利保障。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民的幸福指數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