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人們普遍地認為大城市人情冷漠——這只不過是一種表象,不反映人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如是說。
對于這一判斷,李迪華解釋說:“城市生活的顯著特點是我們的家務勞動工具化、社會化之后,洗衣被洗衣機代替,超市里有干凈的蔬菜,還可以送貨上門,可是,我們可以利用的閑暇時間實際上卻并沒有增多,因為大城市的通勤時間很長,節省的時間都浪費在了路上。大部分人能夠拿出來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區進行公共交往的時間很有限。每個人回到家中已經精疲力竭了,能夠做的也就是填飽肚子,然后睡覺。第二天再匆匆忙忙地趕去上班,所以跟鄰居見面的時間就只在電梯里,在離開小區的公交站。若你貿然打招呼,對方可能不會搭理你,或者還會以為你心懷不軌?!?/p>
李迪華認為,這些問題夾雜在一起,變成了生活在大城市中人們思想觀念的負擔,不少人對交往存在恐懼感,不熱衷于和周圍生活距離最近的鄰居們交往,成為大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進而城市居民越來越“宅”。
“不過,宅的人并不一定缺乏交往,只是現實中的交往變成了網絡交往。從這個意義上講,是科技發展促使了社會分化。”在李迪華看來,“宅”是一種替代,即面對面的交往被網絡的交往所替代。此外,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往往對交往懷有恐懼感,而通過網絡的交往不存在面對面交往的風險。并且網絡交往有積極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有益的補充。
盡管如此,作為景觀設計學專家,李迪華特別提醒:城市建設絕不能因為有網絡交往、交流就認為可以忽視城市公共交往空間、場所的建設。實際上,一些社會經濟特別發達的國家,對網絡交往采取保留態度的人越來越多。如丹麥,很多人手機號只有自己家人或者特別要好的朋友才知道,手機號一般是不用于工作的,研究生打自己的導師手機總是誠惶誠恐。
此外,他還指出,目前我國越是低密度的小區,公共服務設施越完善,能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往的機會。越是高密度的小區,居民交往需求密度越高,相應設施卻普遍越少,這是城市建設的不足。再加上原本作為最低一級的行政機構,本來應該是居民自發的、自我管理的社區機構,常常被理解成“管人”的或者城市基層福利機構,彼此缺乏平等互信,因而不會主動做促進社區各個層次人群交往和促進社區融合的事情。他直言:“今天城市社區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