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30多年歷史、“夜逛族”口中津津樂道的福州安泰夜市日前被關閉。而根據最新消息,福州全市經批準成立的24個夜市將陸續被撤銷。熱氣騰騰、人聲鼎沸的夜市生活將逐漸走進榕城歷史。
官方口中“取消夜市”的理由似乎無可置疑:隨著城市發展水平的提高,各種超市、農貿市場都已經成熟,夜市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城市發展需要,既影響交通,環境,有時候還影響居民的正常休息。撤銷夜市是創建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的一部分。
毋庸諱言,以販夫走卒為經營主體的夜市存在“臟亂差”、假冒偽劣泛濫等諸多不足,但“一刀切”、“一關了之”的做法卻難以獲得廣泛民意認同。從歷史經驗看,夜市并非簡單的“低端商貿業態”,更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和消費文化,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夜市仍然廣泛存在,有的甚至成為當地獨特的城市風景,以城市“進化論”為基礎為夜市判死刑很難站得住腳。
夜市作為一個商貿空間是否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只憑政府管理部門作出判斷顯然失之武斷。有心人不妨到各地知名的夜市走一走,那里的紅火景象會告訴你,從市場經濟角度看夜市,仍有旺盛需求和頑強生命力。和高樓廣廈、香車寶馬簇擁的高端“CBD”相比,夜市的低廉、粗糙、豐富和自由另有其吸引力,與其一關了之斷了一部分人的生計和許多人的消費樂趣,加強規劃和管理顯然更是貼心之舉。
作為城市環境和市場經濟的一部分,夜市當然需要管理整頓,根據相關法規和程序關停一部分問題夜市的做法也無可厚非。我們更需要反思的乃是當前失之偏頗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思維:在追求“高大上”的同時也為升斗小民留下一份生計和自由;在車流滾滾的大馬路之外也能留下些步履悠閑的尋常街巷;在“千城一面”的鋼筋水泥叢林中也能留下更多不可替代的城市個性記憶。
夜市背后有民生、有情懷、有文化,對于夜市的態度考驗的是城市管理水平和智慧。一句“夜市已經不適合當前城市發展需要”讓人看到了某種充滿“潔癖”的管理思維:養殖業造成環保壓力,某地區于是宣布全面取締生豬養殖;民間龍舟競渡存在安全風險,某地區于是將所有龍舟一砸了之;農民自建房屋雜亂無章,某地區于是競相把農民“趕上樓”……
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夜市的商貿功能或許可以被超市、農貿市場所取代,但夜市的闌珊燈火和叫賣之聲卻是城市個性所在,甚至在一定層面寄托著人們對湯水生活和煙火人間的熱情。從這個角度看,夜市的存在與“文明、宜居”的城市環境并不相悖,在全面取消夜市之前,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告別一味追求光鮮面子、過分強調整齊劃一的管理“潔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