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專家委副主任委員顧云昌在談話中指出:中國正在城鎮化進程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這會帶來住房剛需。2013年房地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的20%,今年我們提出GDP增速保持在7.5%,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說房價會暴跌是不現實的。( 3月25日 《人民日報》)
城鎮化率究竟是不是房價波動的決定性因素?能不能因為城鎮化率不高,就以此來判斷房價不會暴跌?盡管有研究表明,房價的波動與城鎮化率有關,比如美國房價波動發生在城鎮化率超過70%的時候,日本房產泡沫破滅發生在城鎮化率超過67%的時候,歐洲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城鎮化率超過65%。而我國2013年的城鎮化率僅達到53%,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筆者認為,我國的國情與國外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參照國外經驗教訓,把城鎮化率作為判斷我國房價漲衰的晴雨表,這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誤導。
首先,我國城鄉差距明顯。現在城市和農村兩級分化很嚴重,這也是中央提出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推進城鎮化的起因。由此可以看出,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不是在城市,而是在農村。目前的房地產主戰場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呈現出城市越大,房價越高、房子積壓越厲害的現象。城鎮化的主戰場和房地產的主戰場不同,這就決定了城鎮化不可能會影響到城市房價的漲跌。
其次,城鎮化不是促進人員流動。城鎮化是改變農村居住環境的舉措,是在農村發展城鎮化,促進城鄉結合,縮小城鄉差距,而不是擴建已有城市,吸引農村人員流動。可以這樣說,在目前的形勢下,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伴隨農業改革的推進,這兩個維度雙向驅動,可以穩定農村人口不進城,減少城市就業的壓力。最終城鎮化的結果是城市人口數量不會增加,不會因人口流動拉動城市對房屋的剛需,只會增加對新興城鎮化區域的房屋產生需求。
任何一種理論都要結合接地氣,與國情相結合才具有生命力。套搬國外的經驗和教訓,把城鎮化當作是房價波動的晴雨表,而置國情于不顧,只能得出偏頗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