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深圳和東莞的惠州,盡管身處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中,但卻是投資者公認的“鬼城”。街道上稀疏的人流,四處空置的房屋,與這個衛星城市區位的匹配似乎相去甚遠。(3月22日《華夏時報》)
城市規劃的無序,使“新城”遍地,但后續需求乏力,“新城”也就慢慢變成“鬼城”,此前也有報道稱,鄂爾多斯的“空城計”一夜之間,如同一場傳染病,在全國各地蔓延,不僅有天津、貴陽、鄭州新區等省會城市,營口、河南信陽、江蘇常州、鎮江、河南鶴壁和湖北十堰,也開始出現鬼城的魅影。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地,從一線城市到小縣城,許多新區新城或多或少贏得了空城“鬼城”的名頭。
由于生活配套的缺失,城市等級概念和落差的存在,在惠州置業的深圳人并不愿在此居住,導致“深圳的后花園”成了一個虛名,惠州也慢慢有了“鬼城”的稱號,對于“鬼城”一說,惠陽一政府內部人士直言,“是鬼城也得繼續賣地,不然沒錢怎么去建配套?”一面是“鬼城”空空如也無人問津,一面是政府賣地熱情不減,尷尬的窘態折射了地方政府本末倒置的“土地情結”,也讓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一覽無余。
其實,鬼城頻現和行政考核制度不無關系,以惠州和東莞為例,兩地都依然存在產業同質化的問題,沒有劃分好自己的功能定位,惠州只能給深圳做產業配套,但因為地方政府之間都有各自的利益,都需要考核經濟總量,深圳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全部拋棄低端和配套產業,若地產房產突然“急剎車”,GDP大廈也必將受到重創,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都將受到強烈影響,面子上當然是掛不住的。
實際上,從資源的劃分上講,土地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本來就非常有限,本屆政府大肆賣地賺了個“盆滿缽滿”,下屆政府必然面臨著土地收益銳減甚至無土地收益的危險境地,若失去了財政貢獻“大戶”,民生建設不成了空談?再則,大城市地價都是有剛性市場需求,成本收益還有上升的空間,而且土地價格的高低、樓市的走向,由成本因素、經融因素、供給與需求等等共同決定,一股腦兒把土地拋出,政府此舉難免有點“添亂”了;更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在經營土地上掏空心思,對于民生訴求卻不聞不問,雖滿足了財政上的一時之需,卻忽略了轉變了經濟發展方式,不僅不利于當地產業的良性格局,更不利于長期、有效的保證群眾的根本利益,從長遠上講,實在是丟了西瓜揀芝麻。
習主席曾高屋建瓴地指出,不再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政績考核確應該注重當地政府部門是否進一步轉變了觀念,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是否在探索路子上,在改善經濟發展方式上做出了努力,須知,唯有形成良性的考核機制,才能因地制宜形成本地區的產業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詮釋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