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出臺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中,引導中西部地區農民就近實現城鎮化是一個重要內容。從整體布局來看,就近城鎮化已成為我國未來新型城鎮化的主要方向之一。什么是就近城鎮化?有什么特點?在發展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就近城鎮化,是指“農民家門口的城鎮化”,也可以說是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的城鎮化,但農民在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可以享受與城鎮居民同質的服務。
就近城鎮化可以避免舊的城鎮化帶來的諸多問題:從城市發展角度來看,過去30年我國的城鎮化,一直是大規模農民向北上廣等大都市遷移,導致這些城市擴展為巨型城市,污染嚴重、交通擁堵,早早患上城市病。大量的農民離開家鄉,在農村地區也出現空心村。而就近就地城鎮化的發展就完全可以避免這兩種問題的產生,
解決很多現實大問題。就近城鎮化可以說是社會代價最小、農民最幸福的一種城鎮化形式。
就近城鎮化這種模式近年來在我國東部農村工業化比較發達的地區很有生命力,不少工業發達的村莊建設成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公共品服務向中等城市看齊,農民能夠享受到優質的城鎮生活質量,另外一方面這些小鎮與農民原來的工作與生活地也很近。據調查,目前我國75%以上的農民并不愿意放棄農村戶籍,因為農村戶籍所附著的宅基地、承包地的含金量未來會越來越高。農民的心態也決定就近城鎮化也是一條農民很認同的城鎮化新模式。
就近城鎮化發展一定要避免“人為造城”與“房地產化”。過去不少地方把城鎮化理解為造城,通過拆遷、征地、賣地,去開馬路、筑廣場、建高樓。城鎮化變成了房地產化,成為一場房地產商人的盛宴,各城市同構化嚴重。
就近城鎮化一定要有產業支撐,不能人為造空城,這是城鎮化發展最關鍵的問題。如果一個城鎮沒有產業支撐,沒有工作機會,大量的人集聚起來,問題會更大。長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鎮之所以繁榮起來,都是專業鎮的發展所帶動。目前我國“千鎮一面”、“產業高度同構同質”是中小城鎮發展面臨的大問題,如何尋找合適的產業發展模式,是城鎮化能否可持續的重要問題。
其實并不是每個城鎮都要長成巨人,中國更需要許多富有特色的小城鎮。這需要根據城市資源稟賦,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產業體系,強化城市間專業化分工協作,增強中小城市產業承接能力,特別是要著力提高服務業比重,增強城市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