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廣東省中山巿市長陳良賢代表
注重“人”的城鎮化
堅持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中山市有一些實踐體會。一是要注重“人”的城鎮化,避免傳統城鎮化“重物輕人”和“半城鎮化”的傾向。多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人的核心需求,統籌謀劃、穩步推進“勞動、身份、生活、心理”四大進城工程,在全省首推異地務工人員積分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覆蓋全體新老中山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二是要注重城鄉一體,避免傳統城鎮化城鄉分割分治的傾向。堅持統籌城鄉發展,把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人口轉移以及發展農村經濟結合起來,改革戶籍登記制度,統一為中山市居民戶口,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要注重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環境,避免傳統城鎮化對資源利用粗放和生態環境破壞的發展。
湖南省懷化市市長李暉代表
扶貧力求“真扶貧”“扶真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實行精準扶貧,確保扶貧到村到戶。因此,需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要摸清貧困的底,通過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告公示、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把貧困人口識別出來,完成建檔立卡工作,確保扶貧有的放矢;同時建立起動態管理機制,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
精準了扶貧對象,還必須精準扶貧措施和資源配置。今年初,懷化市制定了兩個三年行動計劃,一個是讓扶貧工程到村、到戶、到人,另一個是集中力量抓好貧困地區教育,不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在扶貧資金使用上,對各類扶貧資金進行整合,不“撒胡椒面”,集中力量辦大事;讓企業與貧困戶通過金融紐帶相連,用產業帶動增收,用市場化手段實現“金融扶貧”。
天津市寧河縣委書記李樹起代表
“讓利于民”要貫穿城鎮化過程
推進農村城鎮化,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也是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地從農村變成城鎮,要注重發展產城聯動。因此,要注重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堅持一鎮一策。比如,七里海新區突出濕地特色,依托七里海濕地這一“國”字號品牌,積極推進七里海生態保護。
統籌考慮城鎮的產業支撐問題,同步抓好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工業園區建設,讓群眾安居樂業有保障。把“讓利于民、施惠于民”理念貫穿城鎮化全過程,強化以人為本,要統籌考慮農民的住房,就業、增收、保障等問題,精心研究補償安置辦法,讓群眾“搬得進、住得起、過得好”。
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華元代表
幫助農民工“轉型”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如何讓農民工擺脫尷尬境遇,使其真正轉型成為新型產業工人,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成為鞏固黨的執政之基的政治問題。
從農民工轉型成為產業工人,進而成為新型產業工人,這需要城鄉兩個方面、政企兩個主體共同努力。建議突出政策引導,從國家層面加強組織協調,將此項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安排專項資金,明確專門機構和人員實施并對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加強制度創新,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外來務工人員根據職業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的公共服務制度,使他們真正融入城市;開展技能培訓,委托培訓機構為農民工提供培訓,并建立統籌的農民工技能提升激勵機制。同時要擴大職業教育的規模,從源頭上保證產業工人的質量和數量。
廣西玉林市委書記王凱代表
喚醒農民手中“沉睡的資產”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向農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去年,廣西玉林市按照明晰所有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的要求,以“還權賦能”為核心,在全市范圍內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上房屋所有權、林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等農村“六權”進行確權頒證,把農村各類產權明晰到村、到戶。
我們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打下了良好基礎。未來,我們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地去推進,讓農民把手中“沉睡的資產”變為擴大再生的資本,以增強農民財產性的收益、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寧夏固原市市長馬漢成代表
新型城鎮化要“三新”
新型城鎮化建設,對貧困地區是難得的機遇,它賦予貧困地區后發優勢。固原地處寧南山區的落后地區,需要靠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走過很多彎路,集中體現在人與地、產業與生態、城與鄉之間的矛盾。破解這三個矛盾,必須依靠新型城鎮化。
我認為有三個方面。一是理念要新,讓城鎮能夠實現地域特色、歷史記憶、傳承文化三位一體;二是規劃新,城鎮化發展,應該融經濟發展、城鄉規劃、國土管理等多規合一,綜合解決問題;三是治理手段要新,從鄉鎮到農村,我們都應嘗試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延伸公共服務,實現社區化管理、數字化管理。無論是中心城市還是大縣城,或者中心鎮,都應該成為承載生產、生活、生態的合理、有效、節約的空間。
整體規劃
優化布局,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河南省焦作市委書記孫立坤代表
規劃先行 環評跟上
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這將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方向和指針。人必須是城鎮化的目的,而不能成為城鎮化的代價。焦作過去是煤炭主導的資源城市,如今是知名旅游城市。南水北調總干渠穿市區而過,市民出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河南強調“好生態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起跑決定后程,城鎮化發展重在規劃。去年我們拒絕了30多個有污染的大項目,污染企業關了104家,新規劃投建的都是環保項目,城市品位和環境質量日益成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新型城鎮化為未來發展注入新的理念,為城市規劃提供了一個重新梳理的絕佳機會。作為“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市”,焦作將為城市發展進行更多有益探索。
湖北省孝感市市長滕剛代表
為城鎮化提供金融支撐
城鎮化必然促使第二、三產業不斷向城鎮聚集,城鎮化進程中如何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我們感到,在抓大項目、大企業、大產業的同時,更注重“扶小”。
一方面,為企業購買智力服務,對具有一定基礎和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實行“一企一診”,提出優化升級的意見;另一方面,實施“專業評估+政銀企集合貸”融資扶助。按照市場化運作,通過與銀行合作,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資防控風險,更好地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同時,我們用親情和真情挽留返鄉外出勞動者在孝感市就近就地就業、回歸創業,支持新城鎮的小微企業遍地開花,使城鎮更具活力。
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院長溫秀玲代表
還鄉鎮衛生院一定自主權
鄉鎮衛生院是做好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新型城鎮化改善群眾就醫條件不可或缺的方面。但新醫改政策實施幾年來,部分鄉鎮衛生院在服務能力提升、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編制管理辦法僵化,一些搬進城鎮的群眾就醫難,影響了他們對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進而影響了鄉鎮衛生院業務的開展。
為此,建議將定收定支收支兩條線改為定項補助,還鄉鎮衛生院一定的自主權。根據鄉鎮衛生院的職能進行項目補助,對于資金的支配給予衛生院一定的自主權,提高經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由鄉鎮衛生院進行自身績效考核,形成競爭機制,提高醫務人員積極性和業務能力。
勝利石油管理局局長孫煥泉代表
城鎮化要考慮能源因素
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對能源的需求急劇增長。我國石油等化石能源越來越依賴進口,這關乎城鎮化的快速健康發展。目前來看,在能源安全體系構建過程中,石油等化石能源依然是主力,特大型能源企業在未來我國能源安全保障中仍將肩負重要責任。
國內的能源企業不能只盯著“能源產品”打轉,更應該在能源技術上下功夫,加快能源技術創新的步伐,提高我國城鎮化建設的能源安全保障力和經濟競爭力。除了傳統石化企業肩負責任,還應將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作為我國能源安全的戰略要點,從政策、機制等方面推進地熱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構筑立體能源安全體系。
天津農學院院長邢克智代表
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
如何將農民的土地流轉到高效率的使用者手里,開展規模化經營呢?我認為,需要建立和完善規范化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建議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立法,在試點基礎上建立統一的土地流轉法律法規,明確界定土地使用權流轉程序、補償標準、收益分配、糾紛處理等,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各地在法律框架內制定差別性的實施辦法。
此外,推進有形土地流轉市場建設。每個縣設立一個農村土地交易管理委員會,鄉鎮設立土地交易服務中心,村級建立土地交易服務站。國家應出臺政策鼓勵發展農村土地流轉中介組織,如“土地銀行”、土地信托服務中心、土地交易協會等。最后,再通過稅收和補貼雙管齊下,合理調節農村土地流轉收益分配。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代表
推動專利成果轉化
據統計,目前近2/3的專利申請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我國現行專利法規定,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單位。這導致不少發明成為專利后,就“完成”了創新任務,沒有進一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創新活力持續領先的美、德、日、瑞典等國立法規定,職務發明權利首先歸屬雇員,雇主通過勞動合同或公司管理制度,取得該權利。實踐證明,發明人對創新成果轉化,推動極大。中國要邁向創新強國,需要進一步研究專利制度,修改專利法相關條款,讓創新者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從而發揮主體積極性,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力群代表
搭建城鎮合作的新平臺
城鎮化形成了,城鎮建立起來了,還必須加強城鎮之間的聯系,擺脫孤立發展。目前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說到底也是基于地緣戰略方面的城市間的區域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提出之后,很多的省區都紛紛希望同其接軌,但大多數的城市主要以宣傳推介、研究、爭取政策上的支持為抓手,真正搭建經濟平臺的并不多。為了更好地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必須將企業利益、國家使命和區域合作三者結合起來,出臺保稅、融資、保險等貿易便利化政策,提升沿線城市載體的綜合服務功能。推動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用好絲綢之路經濟平臺,通過建立完善、高效的協調及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互惠共贏。
生態保護
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
河北省衡水市市長楊慧代表
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這給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機遇,也賦予城鎮化新的內涵。
以往,在工業文明的支配下,雖然許多城市得到了迅速擴張,但也出現了很多“城市病”,這樣的城鎮化建設與人性化的理想相去甚遠。實質上,城鎮化并不是要表達人類戰勝自然的雄心,更不是一味從自然中索取資源,而是要在發展中進一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為此,今天積極穩妥推進的“城鎮化”,就必須吸取過往的種種教訓,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城鎮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堅守生態紅線,放大生態優勢,注重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福建省南平市市長林寶金代表
建立生態保護激勵機制
現行國家政策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激勵不夠明顯。從“誰保護、誰受益”來看,往往因為對保護的補助不足,造成受益不到位。從“誰受益、誰補償”來看,因為缺乏規范的補償機制和指標體系,上下游之間往往難以協商,補償不到位。從“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來看,往往污染嚴重的地方,國家把它當作硬任務集中整治,人財物向這些地方傾斜。從現有法律規定來看,對資源與環境破壞行為作出處罰的規定多,但對保護生態的扶持和激勵的規定比較少。
用法制建設來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行為的激勵,建立多元化的補償機制,調動保護生態的積極性,強化生態保護的正面導向,促進全社會保護生態、共同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
河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花亞偉委員
“多頭治水”亟待改革
2012年,我國十大流域中劣V類水質比例占到10.2%,水資源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目前,國內流域、區域水環境管理仍然存在“多頭治水”現象:“水利不上岸、環保不下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疊監測,多方數據相互矛盾;各流域范圍與行政區域利益沖突時有發生。國家水資源安全戰略仍面臨嚴峻挑戰。
建議進行水環境保護體制改革:水利、環保、國土等涉及水資源管理的部門進行整合,在國家層面成立涉水統一管理的部門;建立統一的、全國性的水質監測系統,加大自動監測站點硬件設施和技術研發及應用投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增加監測指標和項目;建立跨部門跨區域協調機制,強化各級地方政府的責任,加強流域縱向和橫向交叉的矩陣式管理。
內蒙古赤峰市市長包滿達代表
沙化地區要改造低產林
國家提出要構建以“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構建北方防沙帶。然而,目前北方沙化地區大部分林木屬于低產低效林。這些低產低效林既不能充分發揮供氧固氮、保水固土、防沙治沙的生態效益,也難以充分發揮供給木材、保障原料的經濟效益,亟須改造。
希望國家從建設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考慮,對低產低效林專項改造,并堅持適地適樹原則,科學選擇樹種,適度營造高效節水經濟林,切實改變北方地區林業普遍存在的 “大資源、小產業、低效益”現狀。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江澤慧委員
建立生態文明價值體系
面對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美好家園的目標,非常有必要建立生態文明的價值體系。要從牢固樹立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綠色增長和綠色消費觀入手,限制資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經濟發展方式,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基礎上的生態公正和人文關懷,實現人與自然權益平等相宜,經濟運行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平衡協調。
要用生態文化引領制度創新。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生態績效評價體系,將生態效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各級政府要樹立起生態價值觀、生態政績觀。
本鋼集團董事長張曉芳代表
治理霧霾企業須有作為
過去本溪污染嚴重,現在本溪是遼寧生態最好的城市之一。其中,本鋼的污染治理功不可沒。近年來,本鋼集團堅持綠色鋼鐵發展理念,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治理霧霾,保護水、空氣、土壤等我們生活生產和生存發展賴以需要的環境,企業尤其是大企業不能缺位,必須有所作為。不論是大型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應該自覺地擔負起改善環境的社會責任。政府部門要對不注重環保的企業依法監管,依法治理,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杠桿,建立起環保法律法規有效執行的長效機制,讓自覺改善環境的企業受益,讓破壞環境的企業受罰,從而將企業的環保投入行為納入到國家法律法規的正確軌道上來,真正還給百姓青山、碧水和藍天。
文化傳承
提高歷史文物保護水平,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委員
要在農村“種文化”
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很多農民成為城市社區里的新居民,但由于文化修養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他們還不能融入城市生活,遍布全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應當在這方面發揮相應的職能。但是,目前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硬件設施建起來了,服務效能卻不高,在不少社區,公共文化場館被用來打牌、搓麻將,圖書館配套的圖書大多閑置在書架上。
必須盡快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服務效能,將其納入新型城鎮化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當中。此外,可以采用城市幫扶農村的方式,將城市的優勢文化資源轉移到農村,帶動農村文化水平的提高。通過一系列培訓,培養農村的文化帶頭人和傳播者,將向農村“送文化”變為在農村“種文化”,只有文化修養提高,才能帶動生活方式的轉變,從而真正實現人的市民化,完成中國的城鎮化。
河南省開封市市長吉炳偉代表
記住“鄉愁” 留住民俗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保護歷史文化和自然景觀,避免千城一面。”曾是八朝古都的開封,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要注重保護古城,延續歷史文脈,傳承華夏文明。
我們科學編制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特色規劃,突出宋文化特色、水城特色、新宋風建筑風格,使城市延續“一城宋韻半城水”的美譽。在城市廣場、環城墻公園、水系兩岸、街心花園設置休閑活動場地,讓民俗文化能夠隨處可見。通過菊花文化節和各個旅游景點及《大宋·東京夢華》等演出劇目,把民俗文化進行集中展示,使歷史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讓古城記得住“鄉愁”、留得住市民、看得見民俗。
民進中央建議
加大古村落保護力度
在城鎮建設中,一些具有濃厚文化傳統和歷史價值的古村落正在規劃尺下和推土機的轟鳴中消失。建議在城鎮建設中切實做好對古村落的保護工作。
在城鎮建設中一旦出現破壞、損毀古村落的行為,應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同時,管轄村落的地方政府必須簽署保護承諾書,地方官員作為指定責任人。古村落的保護情況作為政績考核的一個指標。全面開展古村落遺產的調查評估,建立古村落名錄制度,實行分類和分級保護。古村落的保護可分為4個類型:完整保護型,格局完整型,點、線、面保護型,點狀保護型。對于不同的古村落類型,應充分借鑒有益經驗,根據其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嚴格落實,并請有關專家給予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