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就業不僅需要工業化的帶動,也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支撐。雖然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目前看來,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江西省豐城市蕉坑鄉駐臺州流動黨支部書記盧金生代表說,“用工荒”其實是“技工荒”,農民工找不到好工作,企業招不到好工人,供需雙方對接不上。
陜西法士特的一線工人曹晶代表說,一邊是大學生畢業就業難,另一邊是用人單位高薪也招聘不到自己滿意的人才;一些企業對員工技能水平不滿,卻缺少對員工進行技能培訓。
江西泰豪集團董事會主席黃代放代表說,學校重書本、輕實踐的教育方式,導致企業的試錯成本太高。2006年泰豪集團涉足動漫產業,發現招來的員工知識結構、專業能力與企業實際需求差距太大。無奈之下,泰豪集團選擇了自己成立動漫學院,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
3位代表直指同一個問題:在“人口紅利”逐漸喪失的當下,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進程中,擁有數量充足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尤為重要。可我們準備好了嗎?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最大內需潛力所在,要實現可持續的城鎮化,人的城鎮化是關鍵,這里很重要的一點是能穩定就業。進城就業不僅需要工業化的帶動,也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支撐。若沒有一技之長,談何穩定就業,又談何個人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后一個時期,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地城鎮化。這其中,第一個“1億人”和第三個“1億人”,都涉及轉移和就業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將直接影響到城鎮化進程。
擁有怎樣的人才,決定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的未來。在提高勞動者素質方面,國家陸續出臺了很多政策,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目前看來,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一是要幫助農民工提升職業技能。與第一代農民工主要是賺錢養家糊口不同,新生代農民工對于融入城市,有了更迫切的愿望和追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農民工總量超過2.6億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7.3歲,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沒有參加過任何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多數。這樣的務工人員只能選擇“候鳥式”的就業,并將逐漸被市場淘汰。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和教育,尤其是勞務輸出地,要做好提前引導和技術培訓。
二是要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數量在相當長時期里出現首次下降。要實現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必須在人口素質和質量上找空間、挖潛能。在這方面,職業教育大有可為。要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將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起來,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儲備能量。
三是可以鼓勵社會力量以及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自主辦學或聯合辦學,國家適當給予資金上的支持或稅收上的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