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新一輪對外開放。
倒逼深層次改革和結構調整,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張兆安代表:提升競爭力,從要素唱主角的老路轉向創新唱主角的新路
●劉悅倫代表:由“政策洼地”轉向“環境高地”,吸引各類主體參與投資
●瞿 海代表:不能局限于“內陸意識”,要全方位主動打造開放新優勢
用更大開放贏得發展新動力
開放與改革相伴相生,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
去年9月,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建立上海自貿區關鍵不是挖掘政策洼地,而是探索制度創新,向改革要動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體制機制。”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張兆安代表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決定市場配置資源的流向和效率。”廣東省佛山市市長劉悅倫代表認為,要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打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實現由“政策洼地”向“環境高地”轉變。
開放正從沿海延伸到內陸。“地處內陸地區,但開放不能局限于‘內陸意識’。”湖南省郴州市市長瞿海代表說,內陸地區想要全方位開放,還應進一步解放思想。相比沿海地區,中部地區吸引外資有自身優勢,關鍵在于搭建開放平臺,進一步完善保稅物流、公路口岸、鐵海聯運等開放平臺,改善投資環境,打造內陸地區開放的新優勢,用更大開放贏得發展新動力。
開放正從制造業擴大到服務業。“對于服務業來說,開放帶來創新理念,促進國內服務業的競爭和整合。”張兆安認為,通過擴大服務業開放,引進優勢的服務業資源,可以倒逼國內服務業加快改革步伐,匯聚前進動力。
打造外貿轉型升級新亮點
2013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4.16萬億美元,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我們是一個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張兆安認為,長期以來,我國產品參與國際競爭主要依賴數量和價格優勢,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
“想要改變‘干得多、拿得少’的局面,就要從要素唱主角的老路轉向創新唱主角的新路。”張兆安說,應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加強科技創新,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支持企業打造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網絡,提升中國制造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中西部地區外貿增長潛力很大,要探索走出有特色的新路。”瞿海說,從區域布局上看,2013年中西部地區貿易活躍,多個省市的外貿增速都在15%以上。應重點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并且適當承接部分產業轉移,開創中西部地區外貿發展新格局。
“服務貿易是更綠色、更有含金量的貿易,應該大力發展。”劉悅倫表示,打響中國服務的品牌,應堅持引進與自強相結合,一方面引進全球知名國際服務外包供應商,推動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另一方面,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吸引各類主體參與投資。
“今年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實現增長目標需要培育增長新亮點,跨境電商就是其中之一。”張兆安說,應從國家層面,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子商務便利化,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更好更快發展。
企業“走出去”要上新臺階
“引進來”的同時,還要“走出去”。張兆安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一些發達國家更注重發展實體經濟、吸引外資支持,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機會增多了。
“隨著我國比較優勢的轉換,需要一大批自己的跨國公司在全球主動配置資源,支撐經貿大國地位,推動國家競爭力的升級。應抓住海外低成本并購的機遇,通過并購獲取先進技術、研發能力、國際品牌和海外銷售渠道。”瞿海說。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進對外投資管理方式改革。張兆安說,核準改備案,將很大程度提升企業“走出去”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走出去”管理方式的改變,意味著將境外投資自由權利逐步歸還給投資者,可激發企業更積極地到國際市場中搏擊風浪,更好地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減少障礙的同時,還應提供更多服務。”劉悅倫說,大企業可能更關注全球資金統籌和金融協同等問題,一些中小型企業可能更關注信息、人才等問題。這需要政府既要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又要分類指導,給“走出去”的企業“幫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