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范圍內一些城管負面新聞被放大,城管隊員正常執法也難以擺脫“城管打人了”的心理陰影。被稱為“在顯微鏡下執法”的城管隊員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近日,幾十名通州城管隊員在專家的帶領下上了一堂《壓力情緒調節》課,學習用微笑等多種方法舒緩壓力。(3月2日《北京青年報》)
這些年,城管與攤販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人們對此早已見怪不怪。當城管追求公共秩序的原則遭遇攤販追求生存機會的邏輯,二者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城管既遭遇工作上的困境,又在輿論場被“污名化”,兩頭受氣,自然有著不小的心理負擔。
“城管學減壓”的初衷,就是幫助城管消除負面情緒。美國社會學家科塞注意到,鍋爐都有一個安全閥,可以使過量的蒸汽不斷排出,從而起到降壓的作用。這樣一個安全閥可以充當“發泄情緒的出口”,及時排泄積累的不滿。有感于此,他提出了安全閥機制,認為人們理應通過合法的、制度化的機制,使各種緊張情緒得以釋放,從而防患于未然。
也許有人會說,在現代社會,權力告別粗暴,通向文明之路,是不可繞行的路徑選擇。“城管學減壓”雖能治標,卻難以從根本上化解城管與攤販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然而,“治本”的過程復雜而艱辛,不可能一蹴而就;“治標”的細節推動,同樣也是在為公共生活的盡善盡美而努力。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不妨給“城管學減壓”多一些肯定。
不論是“眼神執法”,還是禮貌用語,抑或學習減壓,為了“救贖”職業形象,提升社會認同,城管也在不斷地探索和改進。因此,公眾也要突破固化思維,對城管“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