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60余家城管官方微博被北京一家“和諧城管網”評為全國“2013城管政務微博百強”。不料,有些“被獲獎”的城管并不領情,入選百強的@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南京城管、@武漢青山城管均表示“求取消”獲獎資格。
獲評“全國百強”,本來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特別是,對于一向負面新聞纏身的城管而言,能借此露露臉亮亮相,多向社會公眾展示展示、表白表白,未嘗不是一個形塑自身并尋求更多社會共識的機會。既如此,為什么還會有多地城管斷然拒絕這樣的榮譽、要求取消獲獎資格呢?
我絲毫不懷疑這種拒絕的真誠性,甚至認為,會有更多城管也這樣做。這是因為,一方面,主辦方的資格以及動機確實令人生疑,一個地方的一家私企要操作這樣一個全國性評獎,依據什么樣的標準?其數據是否權威?如何體現評選結果的公正?這樣的評獎也滲透了太多的圈錢痕跡,很難服人。
盡管主辦方“和諧城管網”相關負責人公開回應,“評選不收費,授牌也不收費”,不過,一項評獎總有太多的環節可以收費,有些收費項目還可以向后延伸,比如,以技術服務費等名義收取費用等。
有地方城管拒絕“百強”,或許另有衷曲,而并非像他們強調的那樣,“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果城管真的那么在乎老百姓的口碑,真的愿意“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服務”,而不是花錢買牌匾,也不會動輒就傳出打人砸攤的負面新聞。
城管在乎的其實是公眾輿論對于類似評獎的口誅筆伐。這些年來,經歷了這么多事情,很多地方的城管部門也終于明白,以往那種單向的、調門很高的自我表揚很難行得通了。民眾不僅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得相關信息,也可以便捷地參與發表意見;僅僅依靠一個可以自行發布工作信息的“和諧城管網”,很難真正和諧。一個地方的城管,其工作范圍、影響邊界乃至評價主體,更多還停留在本行政區域內,只要當地政府認可,“全國百強”云云,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這一事件也表明,無論是接受評獎,還是拒絕評獎,一直以來困擾城管的認同難題并沒有得到破解。城管若是想真的尋求認同,其一,如其所言,必須真正在乎廣大民眾的口碑,把民眾的冷暖、疾苦、思慮放在心上,不能總是口是心非,習慣于以城市形象為由砸爛底層民眾的飯碗。
其二,還要將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真正以民眾的生計作為行政執法的出發點和歸宿,不能暴力對付民眾,以驅逐為樂;更不能以罰代管。在管理過程中,既要一視同仁,堅持公平公正,也要全程公開,接受民眾的反饋和監督。果能如此,老百姓的口碑自然會不期而至,“全國百強”之類牌匾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