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后,部分人才供需結構性突出。來自求職網站的數據顯示,銷售、技工、房地產中介三類職位用工最缺。同時,用工荒也讓薪水水漲船高,增幅同比上漲5%—10%,建筑工人薪水漲至8500元。(2月23日《新聞晨報》)
應當說這是一個老話題了。年年一到大學生就業季,很多大學生就會感嘆:讀了這么多年書,到頭來還不如農民工。而在近期,中央頒布的各種禁令業已收到了明顯效果,公務員福利的“縮水”致使公務員也開始抱怨公務員工資低,更甚至是出現了要辭職這種“撒嬌”的聲音。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再次出現了農民工工資高的新聞,其受關注度可想而知,不少輿論聲音都在紛紛吐槽自己的“悲慘遭遇”,其中不乏白領、大學生和公務員,貌似他們都成了弱勢群體,而農民工倒僅僅是因為工資高而成為了被吐槽的對象,認為這樣不應該,然而,情況果真如此嗎?
其實認為農民工工資就應該低的邏輯很簡單,無非就是沒學歷、沒知識、沒文化的“三無”人員,工資當然就應該低,自己投入了那么高的教育成本,到頭來工資沒有農民工高,這簡直就是莫大的不公,這種觀點進一步發酵下去就是讀書無用論。可是需要指出的是,把高學歷等價于高工資本身就是一個謬論。
很簡單的道理:讀大學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文憑,其更是對社會、對人生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感悟,是思維的凝練與價值觀的構建,這些東西都是不能用工資來衡量的,所以,又怎能僅看到農民工的“高薪”就去抱怨?
還需要看到的是,農民工“高薪”背后所蘊藏的機會成本:沒有社會福利保障、工作環境的惡劣、高強度的工作量、生活的單調等等,更甚者是背井離鄉的感情牽掛以及對自己健康的透支,看到了這些,那些抱怨自己工資不如農民工的人真的應該感到滿足了。
退一步來講,農民工工資真的就高嗎?長期以來,認為農民工工資高所犯的錯誤是典型的以偏概全邏輯,以部分來推斷整體。在這里面包含著兩個層面的錯誤:一者,把相對高薪的建筑工等工種推廣到農民工整體這個層面,因建筑工等工種工資高就將其與農民工工資高等價起來;二者,就拿建筑工這種相對高薪的工種來說,工資也不高。不可否認,他們在很多情況下每天可以拿到200元以上,工程趕時間的情況下還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資,可是他們是干一天拿一天的工資,不干就沒得賺,現實的情況是,他們大多數不是每天都有活可做,而是閑著倒啃老本,很多人也都有被拖欠工資的經歷,更別說發什么福利和年終獎了。所以,認為農民工工資高本身就是錯誤的。
農民工的工資真的不高,他們仍舊是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需要這個社會給予他們更多地關注,若僅僅是憑借自己的高學歷就去“吐槽”自己的工資不如農民工,享受著上層建筑的傲慢,那么持這種看法的人,讀書所收獲的還真的僅僅是一紙文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