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安門出發,沿長安街向東30公里,是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鎮。燕郊在行政劃分上歸屬河北省,與北京市通州區一河之隔,地理位置相當于北京的“東七環”。超過30萬的北漂一族選擇在這里安家,往返于北京和河北之間,日復一日地“跨省上班”。(1月9日《時代周報》)
迫于高房價、高物價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北漂”選擇“住在河北,北京上班”。不過,這條跨省上班之路,看起來很美,走起來卻很難。搶座、搶位、盼地鐵成為每天遷徙的真實寫照。“如果在下班高峰,想要座位,沒有一個小時上不去車。站席也得半小時。”
跨省上班之難,表面上看 源于流動人口過快增長與交通資源相對有限之間的矛盾,實則暴露出公共服務的“壁壘化”。公眾已經跨省,有關部門卻還按照區域劃分各自為政。潮白河隔開了北京地鐵6號線和燕郊,作為北京和河北的界河,修橋問題兩邊遲遲沒有動靜。由于相關政策的缺失,拼車很難得到規范和保障,有時還要被當做非法運營。此外,北漂族的醫療保險是北京的,在河北看病只能自費。
隨著跨省上班成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趨勢和潮流,這已經不僅僅是少數個體的自發行為,而是成為一種值得關注和反思的社會問題。對于政府來說,不能抱著旁觀者的心態,把跨省上班單純地交由市場去調節,而應在充分進行調查、傾聽公眾訴求的基礎上,加強地方之間的溝通協調,消除公共服務的壁壘,實現無縫對接。
在這方面,上海走在了前列。去年10月16日,國內首條跨省市地鐵——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北段延伸工程花橋段開通試運營。從江蘇昆山境內的花橋站出發,一個多小時就可以進入上海市中心,讓“家在江蘇、上海工作”成為無限可能。
民有所想,我有所謀;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一條淺淺的潮白河,不該成為跨省上班族的鄉愁,“我在這頭,地鐵在那頭”。一張薄薄的醫保卡,也不該讓住在河北的北漂族望卡興嘆,跨省就醫異地結算必須盡快提上議程。公共服務的“破壁”,能夠降低社會成本,提高公共效率,更能分擔中心城市壓力,緩解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現象。
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一大批國際性大城市,在其漫長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中,衛星城的規劃和建設始終伴隨著中心城市的擴張進程,這不僅大大降低了這些城市由城市病帶來的城市衰落的可能性,而且圍繞著中心城市呈現出城市集群式的“大都市圈”,實現了區域競爭力的整體性增強。對于北京來說,望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04年,記者筆下的望京還是“一個可容30萬人口的睡城”,10年后的今天,望京早已甩掉了“睡城”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北京第二CBD”。我們有理由期待,燕郊成為第二個望京。
就此而言,公共服務“破壁”又多了一層涵義 。除了建設配套設施,豐富居住功能,提供生活服務外,相關地方有必要對附屬城、衛星城進行科學定位,實施聯合開發,完善產業功能,提供就業服務。如果從“住在燕郊”逐步過渡到“上班在燕郊”,不僅能夠讓上班族省去跨省之苦,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圈建設更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