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北京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問題,市人大代表李其軍提出,北京應制定產業的負面清單,禁止低端產業進京。昨日,市人代會前,市人大代表與一府兩院負責同志座談。副市長陳剛表示,北京每年增加幾十萬人,須調整發展思路。
人大代表李其軍
應用市場辦法控制人口
李其軍介紹,北京的大城市病比較嚴重,生態系統已到極限。為此,北京應該圍繞服務、職能定位,控制和疏解人口,提高低端產業的門檻,制定北京產業的負面清單,禁止其進入北京。
同時,要規范小理發店、小廢品收購店,規范地下室、簡易房、群租房屋,由政府出面提高質量和控制,也就是說,要用市場的辦法來控制人口。
市人大代表王維平說,中心城區人口疏解也遇到了難題。像天意這樣的小商品市場東城有44個,西城有90個,人口20萬人。這些小市場處在核心地區,低端就業人口和世界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不匹配,很多居民反映比較強烈。
“東西城區政府好不容易疏解出去十多萬戶籍人口,但是被這20多萬低端就業人口充斥了。小市場平均一個攤位6個人。”他認為這與首都的規劃性質不符,另外消防隱患非常嚴重,比如說天意后面幾次發生火災,消防車根本進不去。此外,人貨混居還有治安問題、擾民問題等。
副市長陳剛
突然身邊什么都緊張
北京市副市長陳剛表示,北京發展到現階段,各種矛盾比較集中,更需要精細化的管理。而各種矛盾的根源,就是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北京的發展強度和速度、城鎮化的強度和速度,在全世界都算最大的。倫敦發展最快的時候一年增加7萬多人,紐約在城鎮化最快的時候一年增加10萬人,東京一年增加20萬人。而北京現在一年新增六七十萬人,持續這么增加,不到十年就再造一個北京城。
陳剛表示,緣何這么多人聚集?一些低端的第三產業、制造業等,吸引大量的人來就業,使城市不堪重負。
“我們突然感覺到身邊什么都緊張,連呼吸的空氣都那么緊張、奢侈,城市生活突然變得這么艱難。”陳剛認為,為此,發展理念上要做重大調整,不把對GDP的增速作為一個指標,這是政府工作全部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構調整,讓產業從低端向高端轉變,是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