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風穴寺文管所尚無職工公開提出異議。釋永海擔憂,在文管所部分職工由豐泰集團“管飯”之后,他們轄下的100多間殿房將不得不移交豐泰集團,風穴寺的明天或將更迷離。(12月11日南都網)
深山古寺,悠悠浩瀚五千年。當清晨的鐘聲被撞響,理應沐浴在寧靜祥和的一天的千年古寺卻迎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危機。當地政府不管寺廟僧人的“不情不愿”,擅自與香港公司簽訂承包條款,試圖把千年文物開發最大化。對此,我們不禁深深擔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清幽環境是否會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跡紛至沓來,越來越多的游客沖著5A級風景區的名號“到此一游”?
這是三方不同價值觀的博弈。在當地政府看來,為了打造風景名勝旅游區,打響旅游城市的牌子,對于文物的集中開發與整合是理所當然;從公司出發,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收益再創新高,拿文化資源換金錢也無不可;對于寺廟僧人、宗教協會而言,這簡直是在他們的心口開刀挖肉,清幽的環境不在,精神得不到滿足,自主權被剝奪,處處受人限制的滋味可算難熬。
其實,只要坐下來靜心仔細想想,我們不難發展三方的落腳點一樣。撇開利益相爭,三方的目的都是為了使文化得到最好的保護,讓其價值發揮最好的作用。只是目的與方式不相匹配,可能造成文物保護的偏差。但是,筆者認為,必須要祛除文化“銅臭味”,方能實現古寺文化的公益化。
古寺文化經過歷史的澤洗,是全中國的人民都有權享用的資源。政府機關要自己斟酌,積極與當地宗教協會協商,爭取在更多的人欣賞到佛教文化的基礎上保護本地文化。政府因地制宜,積極收集本地人對于古寺的看法及要求,制定出一套合民意的綠色開發政策;該寺也不能一味的采取抗拒的激進方法,“開門迎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要積極配合政府加強對寺廟文化的修繕,對于往來游客普及佛教文化,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當文化機制長成一枚成熟的碩果,可以讓例如古寺這類文化遺產得到很好的完善和保存,那么千年古寺就再也不會為“官”、“商”之爭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