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麗水數百制革企業農民工圍堵在綠谷大道討要工錢。近千輛機動車輛被堵在道路兩端,造成麗水市區前往工業園區交通癱瘓。當地政府出動近200名公安干警維持秩序。據悉,這些農民工系當地一家制革企業員工,由于企業資金鏈斷裂,無法支付農民工工資,民工無奈堵路討薪的過激行為。(12月10日人民網)
2013年即將翻頁,許多農民工兄弟也正走在艱難的討薪路上,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的他們總得在年末討回薪水回家過個好年。像麗水這樣,農民工聚集在一起討要工錢,阻斷了交通,雖然行為不妥,但實屬農民工的無奈之舉,也側面反映農民工的維權渠道不暢。民工討薪多發生在建筑工地,而此時因制革企業資金鏈斷裂造成的討薪與中小企業長期以來融資困難、政府公共服務不足不無關系。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農民工總數達到2.6億。如今許多城市都發展工業園區,引進大批企業發展城市經濟,也解決了許多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但是政府部門在引進企業的同時有想過怎么幫扶才能使企業長久發展嗎?在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稅收大概占整個稅收的50%,國內生產總值大概占到60%,數量占整個企業數量的99%;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城鎮就業崗位,達到80%。
中小企業占有不可動搖的位置,然而,地方政府在面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時卻顯得有些“偏心”,例如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和引導不夠,雖然法律、政策上要求一視同仁,但在理念上給予民營企業待遇仍不公;而在融資方面,中小企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發展不足。此外,企業稅費比較重、原料上漲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多種原因綜合在一起都能使企業喘不過氣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年底討薪,不過是平時欠賬的集中爆發而已,這家制革企業估計已是負債多時,最后一筆融資失敗給了它致命的一擊。
企業經營不善,必使拖欠民工薪酬悲劇輪番出現,不能單單依靠老板良心發現,即使負債砸鍋賣鐵也得發工資,這類人少之又少。欠薪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法律問題,更是社會管理的問題。事先建立欠薪預防機制比事后追究欠薪者責任更管用。然而,相關部門的主動性不夠,總是等到“拖欠工資”出現了才想解決辦法,何不做好企業情況調查,進行事先預防呢?
其實無論是工地討薪、企業工廠討薪,還是其他各行各業,要從根本上解決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加強立法和監管,保障工資支付。不少打工者與用工單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對打工者的工資、工作期限、福利報酬和勞動保障條件等也僅是口頭約定。這或許是務工人員想盡快找到工作,萬一提過多要求使工作泡湯;但是若無白紙黑字,打工者討薪則會有口難辯,吃虧的還是打工者。要改變這種現狀除了打工者要提高維權意識外,還得強制用工單位必須依法辦事。
2011年4月,時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曾表示,對于惡意欠薪,人社部將啟動三年基本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專項整治行動,爭取在2011年十個左右省份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明年實現一半以上的省份基本無拖欠,2013年將會實現全國基本無拖欠的一個目標。如今已是2013年年尾,不知還會爆發多少起討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