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是第七個“中國城市無車日”,今年的主題是“節能行動·綠色出行”。我市舉行了相關活動,倡導市民推行低碳交通,選擇綠色出行。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多司機對“無車日”毫不知曉。當日據記者還觀察到,車流量與正常工作日的車流量不相上下。(9月23日《中山日報》)
事實證明,對于“無車日”這個舶來品,國人在經歷了起初的新鮮之后,地方政府也好,市民也罷,都漸漸出現了“審美疲勞”。或許正因如此,無車日愈發成雷聲大雨點小之勢——無車日的口號照喊,大街的汽車照跑。例如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的數據顯示,該市交通指數局部地區最高達到9.0,即嚴重擁堵。
誠然,對于全球最大新車市場的中國,無車日要實現無車并不現實,我國人多車多,道路資源又有限,象征性的無車日自然無法抵御汽車社會滾滾向前的步伐。但既然是無車日總該少排些尾氣,多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對健康的關注吧,而令人遺憾的是,七年過去,大部分市民對“中國城市無車日”感覺茫然,“如果不是接受記者采訪,都忘了9月22日是無車日了”。而這一點,很多發達國家就比中國做得好。例如一度以“車輪上的國度”為榮的美國人同樣從2007年開始搞無車日,盛頓市政府為了給無車日造勢,專門開設了“無車D.C.”網站,政府還在網站上發起“無車挑戰”活動,呼吁華盛頓市民簽下“挑戰書”,“挑戰”自己是否能在無車日不開車,取而代之選擇公共汽車、地鐵等出行方式。
正因如此,筆者以為,在中國之所以出現無車日效果捉襟見肘,與政府政府主導但又不“倡導”無車日有關。這個“倡導”指的就是政府的實在行為。不少地方政府嘴上大喊無車日,但自己卻不帶頭無車出行,就連出席無車日啟動儀式都開著公車去,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無車日初衷的一種傷害。因而政府在主導和策劃無車日時,不能將希望全部寄托于民眾,自己更該帶頭踐行。
當然,政府除了身體力行外地倡導無車外,還有更重的事要做。毫無疑問,貫徹無車日理念的現實基礎,是公共交通的完善和對綠色出行理念的踐行。一方面,政府要努力加強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特別是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如地鐵、環城路以及公交服務水平的提升等,因為“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環保理念是和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的完備程度呈正相關的;另一方面,政府應摒棄“面子觀”、“政績觀”,在市民安全方便出行和城市輝煌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在城市建設規劃中,積極改進“行人和自行車受歧視”的現象,讓城市需要服從于“人”的需要,讓更多的道路為行人和自行車服務。
此外,政府還有必要將無車日的主導權進一步下放給民間組織,讓民間自發性的群體行為藝術去指導和教育人們的保意識、節約意識、奉獻意識,從而使人們找到一個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點,并樹立綠色城市交通的環保理念,政府則只需給予一定的物質和政策上的鼓勵和協助即可。
總之,正如一論者所言,“無車日的最高境界不是城市真的與汽車說再見,而是借助一種“群體行為藝術”形式,引起人們對傳統工業文明負面效應的警惕。筆者但愿各地政府好好掂量一下這句話,并明白政府在無車日里如何盡量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