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今年最強臺風的“天兔”,正撲向珠三角地區。9月22日,“天兔”從廣東汕尾登陸,造成連續暴雨,海水倒灌,大片城區被淹沒。據廣東省三防辦統計,截至23日8時,受“天兔”影響造成的全省死亡人數達25人。
近年來,隨著全球遙感監測技術的不斷提高,對于臺風天氣的預警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此次對于“天兔”的預報,更是早早就下達到了各個單位、學校和社區。廣東多地中小學全面停課,沿海地區全面停航停運停漁。然而即便如此,還是發生了上述的死亡事故,不禁令人扼腕。
更令人感到隱隱不安的是,有媒體在佛山某工地上的采訪顯示,受訪的16名工人中,10人尚未聽說臺風一事,并且其中有8人表示,不論有沒有臺風,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施工計劃,并堅稱自己“能克服”。從這個角度看,農民工群體的安全狀況更令人憂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流動人口大增。廣東是流動人口大省,來自祖國各地的農民工成為了珠三角工人群體的主力軍。這些農民工為當地的發展出汗出力,為本地財政貢獻稅收。然而,他們常常因為長時間封閉、連續勞動,無暇或沒有渠道享受應有的福利和保護。在天災降臨之時,他們也容易因為消息滯后、應對失當而導致一些本可避免的傷亡,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
在需要共同面對的天災面前,這些外來的農民工,和當地的老人、兒童一樣,同樣屬于需要特別關心和保護的群體。加強農民工的安全生產觀念,加深他們對于當地常見自然災害的認識,督促工廠、公司建立健全災害預警和應對制度,從而最大限度保障農民工生命安全,這是當地政府、社會組織以及農民工所在工廠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
“天有不測風云”,防范自然災害,功夫在平時。相關部門和組織應在平時下足功夫,全面掌握當地外來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的分布情況,積極主動地給予這些農民工關懷和福利。尤其在防范災害方面,更多地給予他們關心和幫助,讓他們掌握正確科學的應對方法,讓他們住進安全可靠的住所。保護農民工的生命和權利,同樣也是在維護社會公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