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海邊、不處平原,北京在大氣污染面前無法“靠天吃飯”。在嚴峻的大氣污染面前,所有北京人真應該以“勤能補拙”自勉。將機動車列為北京大氣治污的重要“打擊”對象,抓住了治污的關鍵問題。
12日上午,國務院公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北京市隨后發布《2013—2017年空氣清潔行動計劃》,以“空氣總污染應急減排”、“機動車結構調整減排”等八大污染減排工程,作為對國務院相關行動計劃的落實。
我們看到,“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實施公交優先戰略”等與機動車污染防治相關的內容,成為國務院昨天發布的《行動計劃》的重點之一。作為國務院行動計劃的落實,同時又要針對性地解決本市的具體問題,北京市出臺的“空氣清潔行動計劃”,更是將機動車列為北京大氣治污的主要“打擊”對象。計劃中與機動車相關的內容包括:在持續重污染時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控制車用燃油總量;控制機動車規模等。
北京市機動車數量超常規的增長方式,注定其最終要“淪為”空氣污染治理的重點打擊對象。北京機動車增長最為迅猛的2010年,一年新增車輛突破79萬輛,而這個數字相當于香港的機動車保有量。目前全市535萬輛機動車,年排放污染物達到90萬噸左右。從本市主要污染物PM2.5的來源上看,機動車尾氣排放“貢獻”了22.2%,機動車污染對PM2.5濃度的“貢獻”率超過了燃煤的16.7%,已是本地最大污染源。更為不利的是,由于機動車尾氣排放屬于低空污染,正好處于人們的呼吸帶上,因此對人體健康危害更直接。機動車尾氣造成的空氣污染已成為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與機動車相關的擁堵費,也在“空氣清潔行動計劃”中提及,“市交通委、市環保局還將牽頭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是否征收擁堵費,在此前社會各界的討論中,一直存在很大爭議。但我們從官方的態度中看到的是,不疾不徐同時又態度堅定。飽受爭議的擁堵費,在此時不斷向前臺靠近的重要原因是,擁堵費治堵的作用已在其次,拿來治污卻是迫不及待。環保部數據顯示,輕型汽油車車速和排放關系為,平均時速由25公里提升到30公里,其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污染物,均會同步降低約15%。因此,擁堵費看似針對交通擁堵,實際上已成為治理大氣污染的系列措施之一。
北京市嚴峻的大氣污染形勢決定,要想空氣清潔必須抓住重點、多管齊下。目前,本市PM2.5年均濃度是每立方米90至100微克,“空氣清潔行動計劃”中2017年的目標是實現每立方米60微克。根據去年國家頒布的空氣質量新標準,PM2.5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才算二級良好水平。這意味著北京經過5年治理后,空氣質量離達標仍會有一段距離,只能說是低水平達標。更為嚴酷的現實是,按照目前每年的空氣污染防治計劃,本市各項污染物減排量同比去年僅下降2%。現實告訴我們,沒有對自己超乎尋常的“嚴酷”,我們呼吸的空氣就無法得到最基本的清潔。
“勤能補拙”,是指后天的勤奮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北京三面環山的地形條件,容易造成污染物的堆積,整個北京的地形是南面和部分東面向外敞開半盆地結構,當冬季偏南風較弱時,污染物更容易堆積。不靠海邊、不處平原,北京在大氣污染面前無法“靠天吃飯”。在嚴峻的大氣污染面前,所有北京人真應該以“勤能補拙”自勉。將機動車列為北京大氣治污的重要“打擊”對象,抓住了治污的關鍵問題。同時,我們知道,在全市535萬輛機動車中,公車占比至少超過10%。防治大氣污染人人有責,全社會“同呼吸、共奮斗”,普通市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政府部門也要主動加碼降低公車使用強度,減少公車數量。這樣,“空氣清潔行動”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