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建立在農村廉價勞動力、粗放利用土地資源等基礎之上的低成本城鎮化道路將難以持續
我國城鎮化率超過50%,這無疑是一個大事件。它不僅標志著我國的人口結構、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轉變,也標志著我國城鎮化進程邁入關鍵時期,必須全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與此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長期以來建立在農村廉價勞動力、粗放利用土地資源等基礎之上的低成本城鎮化道路將難以持續。那么,到底該如何理解城鎮化?城鎮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單純的“造城”多是“面子工程”,經不住時間的檢驗,得不到群眾的支持。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急需轉變觀念,多問幾個“究竟如何推進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建設,是不是等于大拆大建?現實生活中,置身于農村或者城鄉結合部,隨處可見舊房拆遷、新樓建設,哪里都有建筑施工的轟鳴。不可否認,“大拆大建”的確刺激了地方GDP,讓農民群眾“住進了樓房”。可是,“住進樓房”后,當農民的戶籍身份并未完全改變,卻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無法充分享受城市的社會保障時,農民該怎么辦?因此,“大拆大建”離不開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支撐,唯有統籌兼顧,才能讓農民真正認同自己是“城鎮人口”,認同自己的居住地是“新型城鎮”。
城鎮化建設,是不是意味著越快越好?如今,“新型城鎮化建設”是各級黨委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一些領導干部始終高喊“抓緊”、“加快”、“再上新臺階”等口號,可是,“加足馬力”的建設真的是好事嗎?事實上,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做法已經嘗到了苦頭,很多是面子工程,造成投資無效、資源浪費,透支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潛力,使得地方政府債務高筑。因此,城鎮化建設并不在于速度有多快,而在于基礎有多好;城市化建設速度的快慢,并不取決于某個領導干部的搖旗吶喊,而是依賴于地方發展的客觀實際。這個基礎就是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集聚效應、群眾的支持與理解程度等等。
城鎮化建設,是不是必須廢舊立新?城鎮化建設,注定給一個地方的社會環境帶來改變,給一方百姓的生活方式帶來改變,可是,這些改變是否就意味著要把過去全部拋棄呢?如果在城鎮化建設中,盲目扼殺一些充滿個性化的東西,難免會讓某個地方在大環境中失去持久發展的“競爭力”。因此,城鎮化建設應順勢而為,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保持城市的個性和文化內涵,倡導多樣化,不搞一刀切。
事實證明,城鎮化涉及方方面面,我們必須對這項系統工程有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以綜合性的方案來推動。把城鎮化簡單地理解為“造城”,顯然不是科學的建設路徑,必須予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