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公交車上,孕婦和老人都需要讓座,咋辦?昨日,省城148路公交車上,因為座位問題,孕婦的家人和老人在公交車上大打出手,讓同車乘客大跌眼鏡。(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其實此類事件早已屢見不鮮。2013年4月6日,武漢輕軌1號線上兩名年輕男子為搶座位,竟將一名老人踢倒在地;2013年5月25日中午12點前后,2名女青年和一對母女在武漢地鐵上因爭座大打出手;7月4日,一對母女和52歲的黃濤(化名)在成都一輛306路公交車上搶座位,相互對罵并大打出手,導致公交車停開,整車乘客被耽擱。
在我們接受的公共道德教育中,給老人與孕婦讓座是天經地義之事,而孕婦要不要給老人讓座,這種矛盾與沖突很少見,到底是誰之過錯?
為老幼婦殘讓座是一種美德,但是偏偏還存在著一些人不想給老年人讓座,這是一種冷漠心理,可否想過每個人都會有年老的一天,而如果當你年老的那一天,沒人為你讓座,你是否會覺得這是一個正常的問題還是不正常的問題。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正因為人有道德意識,人與禽獸就區別開來了,人就具備了獨特的內在價值,人也就有了做人的尊嚴。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
讓座的行為肯定應該鼓勵,但是車上座位這么多,不該只是一個人讓座,考驗的更是整車人的素質。另外公交公司還規定,駕駛員發現需要這樣幫助的人,應該通過語言播報提醒廣大乘客讓座。
當然,在公共汽車上給老人、孕婦讓座,是公民應當恪守的一種公共道德,沒有人表示異議。而不論老人或孕婦,都是受到優待的對象,不存在誰讓誰的問題,果真要較真,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老人歲數很大,又站立不穩,就該優先照顧;反過來說,如果孕婦足月待產,也應當受到特別優待。實際上,無論老人要孕婦讓座,還是孕婦請老人讓座,都要視對方具體情況,不必強詞奪理,唯有相互理解與尊重,才不至于發生不愉快。
遵守公共道德,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老人與孕婦也不例外,如果每個人在公共場所都做到有禮有節、互謙互讓,以尊老愛幼為行為準則,老人與孕婦爭座的尷尬一幕就不會發生,難道不是嗎?
公交車上座位很多,老人只要讓其他稍微年輕的人讓座即可,沒必要非要與孕婦大動干戈,爭得面紅耳赤;作為車上的旁觀者,發現老人與孕婦為座位爭吵,理應讓出座位,善待老人或孕婦,以此平息爭座風波。
我們希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僅出現在課本中,更能在現實中上演。讓座者心懷善念,被讓座者心懷感恩,這才是“讓座”這一小小的行為背后所蘊含的意義。
在公交車上年輕人是否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素質,反程度,體現出一個城市的和諧關系。尊老是一種傳統,讓座是一種習慣,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所以人們不管什么理由,也不能成為放棄公德的理由,都應該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讓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