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距離縣城十里地的鄉村一片寂靜。
五歲的小湘茹把家里所有的小板凳都搬到廳堂的電視機前,排成兩行,想象成奔跑的列車,換著不同的躺姿,眼睛盯著電視上的動畫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爺爺在村里磚廠盯火爐,奶奶一早就下地干活。
諾大的三層小樓,除了電視機喧鬧的伴音,顯得格外的空寂、寥落。
這是筆者大侄子的小女兒在鄉下這兩年周而復始的假日。
大侄子到北京開小吃店已經近四年,其間曾經讓他父母——也就是筆者的二哥二嫂過來幫忙打理,順帶幫照看孩子。但不到一年,由于生活習慣、經營理念多所不合,日常拌嘴不斷,而且村里有磚廠多次來電希望二哥這個老資格的火爐工回去幫忙,加上小孩子入托入學難于解決,二哥最后還是決定帶孫女回鄉下。
二哥回去后曾來電說磚廠火爐工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工資,加上閑時和嫂子拾掇地里農活,收入不比城里差,環境更是比在城里舒心多了。
由于鄉下沒有托兒所,每月花600元就把小孫女送到縣城里的幼兒園,每天早晚有班車接送。
老家這個曾經有二十多戶百十號人的桂西小鄉村,因為國道穿村而過,交通還算便利,有人投資開設一個磚廠,條件算是方圓幾十里地里拔尖的。但還是攔不住年輕人天南海北外出打工,城市的繁華就像欲望的黑洞,吞噬著每個能夠自主行動的年輕人,甚至包括他們已經不年輕的父輩。如今村里留守的像我二哥五十來歲的壯年人不過兩三人,其他都是六七十歲上年紀的老人,小孫女在村里連個玩伴都沒有。
今年清明期間筆者回家祭祖,看到村里有五戶雖然都建起水泥板樓,但已經常年沒人居住,一問才知道主人都因為近些年來舉家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在縣城、在南寧,或者在廣東順德、惠州買了房子,只有門上被風雨剝蝕不堪的春聯痕跡,暗示前些年主人偶爾的回歸。通常情況下,也只有春節或者清明節,村里才會恢復應有的生氣,但即使是這種難得的生氣也是逐年地式微、零落。
空村的趨勢正在不知不覺間侵蝕這個養育我的故園。那些遠離公里、地處偏僻深山的村屯更加的凋零。一個住在隔一座小山的八十多歲遠房叔公來參加我家的聚會,下午五點我跟二哥駕車沿著逼仄的土路把他送回家,結果發現整個小村只有他一人孤守。夕陽下,朝我揮手送別的叔公,和他背后孤寂無聲的小村瞬間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
當我們的鄉村失去了生長的動力,年輕人競相拋家離土而去的時候,空村與鬼村數量不斷刷新就不足為奇了。都市人用陶淵明寄情田園的情懷來哀嘆遠去的鄉村,對于只能為生計奔波的村民來說是扯淡、矯情。
根據民政部的統計數字,2002年至2012年,我國自然村由360萬個銳減至270萬個,10年間減少了90萬個自然村,其中包括大量的傳統村落。因承載著“物質文 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 (作家馮驥才語),傳統村落保護迫在眉睫,并已提上議事日程。
然而,更多像筆者老家這樣談不上有什么厚重傳統的自然村,在聲勢浩大的城市化大潮面前,就像河道邊的野草,面對浩浩蕩蕩的洪水,只能淹沒在無聲的泛濫中,保護沒有意義,也沒有可能。假以時日,留下的恐怕只有散落他鄉的子裔們無盡的記憶和集體無奈的嘆息。
空村的形成似乎是盲目、無形的市場之手,用城市化大輪盤翻轉之力催動人往高處走。所以留守的老人們并不埋怨這種習以為常的凋零,近幾十年來生活條件的極大變化和改善,讓他們完全理解兒孫們東西走的動力,并甘心默默地留守,作為漂泊他鄉兒孫懷念家鄉的根系。
與此同時,城鎮化過程中的畸形產物鬼城、空城近期不斷見諸媒體版面:高樓大廈的叢林之中,罕見幾個人影,有些地方,馬路清潔工甚至比行人還多,一到晚上,漆黑一片。這些鬼城基礎設施規劃齊全,有的已經大量投入使用,但至今沒有可持續的產業支撐,所以盡管看起來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人們不斷往城里跑,城里擁擠不堪,但鬼城、空城不斷出現。
空村、鬼村與空城、鬼城在蹺蹺板兩端同時共存,并愈演愈烈,實在荒誕,卻也無限的真實。
福兮禍兮?